今天是《无价》第二篇读书笔记,主要的内容是“锚定效应”;利用锚定效应来设置商品的价格,玩得最溜的应该是麦当劳和肯德基了;麦当劳对锚定效应的运用大多会体验在商品的组合定价上,把主销的商品和相关附加商品,捆绑在一起卖。你去麦当劳就会看到单个汉堡20元,薯条11元,可乐9.5元;数学好的你,一下子计算下来总价要40.5,花个40块吃麦当劳,还不如多加点钱吃火锅;正在要转身走的时候,前台妹子给你推荐组合套餐,只要花32元就能买到40.5的商品哟;作为精打细算的你一看,相差8块钱呢,还是买套餐划算;最后毫不犹豫点了32元的套餐。
这里可能存在一个疑惑,把40块的商品当成30块来卖,岂不是相当于打了一个7.5折对于麦当劳来说,套餐价格只是多付出了一杯饮料的成本,大概是在1块左右;但是能够锁住你的消费,这样一来整体的坪效就能提高。
01概念:锚定效应
消费者对价格不确定的时候,会对第一次接触的到商品价格作为“启动”的参考值,在麦当劳的商品结构中,单卖的商品就是一个“启动”参考值。锚点效应不仅仅是适用于各种各种的价格也会应用在不同的生活、工作场景;你在汇报方案的时候,最好给出高中低三个方案,这里一来,上级就有选择的权利;你也可以把你想要做的方案直接阐述出来
造成锚点效应有很多因素“近因、频率、强度、范围、时间以及一些情感价值”
案例:
从近因开始,如果你把一个5斤重的哑铃举了几分秒,再举7.5斤重的哑铃,哪个比较重一些,拿着就知道;近因讲两次的对比是同一个东西
频率则是时间间隔关系,连续举10次5斤重的哑铃,大脑对会这个重量产生了记忆,再举7.5斤重的哑铃,就会觉得重,举10次哑铃产生了一个锚点效应
范围指的是环境,一样是啤酒,在酒吧里卖一瓶百威要25块,便利店只需要5块,
在实际应用之中,针对消费频率高的商品的要想涨价,大多商家会在包装上做功夫,比如一瓶10块钱的400ML的酱油,想涨到15块,一般用两种方法来迷惑消费者,一种是推出小瓶装200ML的酱油卖8块,一种是将瓶子底部设计凹进去造型,一瓶装300ML,还是卖10块钱
02价格锚点
价格锚点的内容属于外拓知识;在1992年的时候,一个叫托奥斯基的人研究发现:人在对产品不确定的时候,会采取两个重要的原则,来进行消费决策,一个是避免极端,另外一个是权衡对比;两种原则正好是说明了两种心理效应。
避免极端
我们在逛商场的时候,看到卖电视的店铺,通常都是摆上三个价格;高级版本10999,进阶版本6999和入门版本4999;有实验证明,客户选得最多6999哪款;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心理,就是在价格多个选择的时候,通常人们不会选择最高和最低
权衡对比
权衡对比本质上是在放大产品价值,下面附上一段案例
在日常的使用中,会有三种情况:
1.如果你的产品和市场价格差异不多,在相同的价格下,突显出产品的服务
999元,平均一天3块钱,仅仅能买一个大包子,但是可以和上市公司管理层学习一整年,和**位行业大牛交流一整年。。。
2.设置一个高价格的产品价格和一个低价位的产品价格,让主推产品价格在中间
把产品价格设置成三个梯度,最高价格作为价格锚点,中间价格作为主推,低价格作为引流品
3.找到用户在日常付出高价格产品做锚点,再和我们价格相比
保险公司最喜欢用这个策略,现在生病了,住个院什么的,都要花个2000块,为什么我们每个月花158买个小病保险呢?
03小结
消费者在对一件支付价格的时候,并不是对商品的价格进行判断,而是为了这个商品的价值情感付费,买奢侈品的人从来不是因为贵而去购买,买是社会地位。
在日常的使用中,会有三种情况:
1.如果你的产品和市场价格差异不多,在相同的价格下,突显出产品的服务
2.设置一个高价格的产品价格和一个低价位的产品价格,让主推产品价格在中间
3.找到用户在日常付出高价格产品做锚点,再和我们价格相比
今日金句:
1.谎言听三遍就成了真的
2.价格不是数学问题的答案,而是欲望的表达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