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早出门时,我问他:“路上读什么?”他说:“说说数学吧。我对鸡兔同笼的问题有点模糊了。“
“鸡兔同笼你讲过的,忘记了?”鸡兔同笼是四年级下册的学习内容。学校老师讲过。丁博的《难题解析》中讲过。经典题型,延展题型他在《讲题群》中都讲过。当时的作业考试都没问题。现在,他有了问题。
这亦不奇怪。遗忘是客观存在,也是大脑自我保护的一种方式。否则,什么东西也装,大脑吃不消。
这使我想到了学习的落足点在哪里的问题。什么叫学会了?怎么样才能把书本上的老师的学问变成自己的?从临时记忆变为永久记忆?
读书是唯一的出口,重复是必要的训练。
走在上学的路上,我说:鸡兔共8只,脚有26条,几只鸡几只兔?
这是丁博课程里的经典题型。不用思索,我张口就来。在陪伴他学习的过程中,我的记忆力不差,这得益于我小学时代的训练。
他说:“用假设法。设鸡求兔,设兔求鸡。“
我要求:“说过程。每一步怎么来的。“
他从假设全是兔说起。到最后一步除以(4-2)时卡壳了。
为什么要除以2呢?
明白后又从假设全是鸡说起。
鸡兔都说完后,已经过了小公园。
“鸡兔同笼三大类型。基本题型是知道总只数和总脚数,求各自的只数。另外就是鸡多或兔多,或是脚多。比如鸡多怎么办?“边走边问。
他说:“把多余的鸡逮出笼外。笼内就是乘法分配律。这和公因数好像。“
我看看他:“马上到校了。来不及讨论了。回家后认认真真讲一遍。要把学问变成自己的,该重复的必须重复。重复一千次就是天才是有道理的。“
“框框法我学了三年才真正会了。”他说。
目送他走进校门。回想他的学习过程,确实是反复了多次才成为他自己的能力的。
内化于心,才是真正的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