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房住不炒”的大背景下,不少上市地产公司的前瞻市盈率已经到了2-3倍的历史极值,被市场先生所抛弃,被广大股民所不屑。
过去的地产公司,拍到一块土地后马上就可以申请银行开发贷款,土地款可以分期支付,勘查设计、土建施工甚至销售都一一外包给其他公司,让他们来垫资干。
项目开建不久,拿到预售许可就可以卖钱了。源源不断的收款后,慢慢付款给所有的供应商,剩下的钱再去拿新的地,开发新项目,周而复始。地产开发商赚得盆满钵满,是过去十年中国福布斯富豪榜上的常客。
可是时过境迁,这种高杠杆、高周转的模式似乎已经走不下去了。先有前首富王健林的断臂求生,后有恒大千亿战投债转股,“三道红线”政策的颁布更是让各地产公司的杠杆显得摇摇欲坠,好像所有地产公司的现金流都异常紧张。
所以,各大基金都纷纷弃地产公司而去,转而拥抱科技、医药、消费等领域,这才有了茅台、五粮液、歌尔股份等牛股的诞生。
地产公司成交量极低,好像都要破产了一样。可是,随便去看一个新楼盘,人头攒动,一经推出往往都是秒光,尤其是一些环境好、配套齐全,产品领先的楼盘,要去看盘还得先验资才行。大家对美好生活的追求是无止境的。
实际上,现在的地产行业,有些公司已经几乎不在公开市场通过“招拍挂”的方式拿地,更多是通过并购等方式在补充土储资源。资金充裕、产品力强、管理领先的公司反而过得更滋润了。行业的龙头正在慢慢蚕食其他公司的市场份额,很多公司的营收、净利润等都在以两位数以上的数字在增长。
不过,由于不受市场待见,股价一跌再跌,让抄底的人怀疑人生。在这种情况下,市盈率仅有2倍的地产龙头,你敢长期持有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