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简·奥斯丁:如果一生只爱一次

简·奥斯丁:如果一生只爱一次

作者: Aria_J | 来源:发表于2018-11-29 12:14 被阅读0次

    (一)

    每一个情窦初开的少女都憧憬一段浪漫的爱情和一生幸福的婚姻,都希冀爱情和婚姻的天作之合,理智和情感的完美平衡。

    曾有一个闪耀世界的女人,当她与爱人之间的傲慢与偏见都已消除,当千般恩情万般爱恋都已落空,她才第一次感觉到情真意切的爱情。然而,岁月不待人,不惑之年的她撒手人寰,留给人生一段扼腕唏嘘的过往情事,留给世人六部经典的爱情作品。

    她用浓情和执着充盈了她的文字,她用智慧和作品照亮了整个世界,她就是英国19世纪蜚声文坛、地位最接近于英国文学大师莎士比亚的伟大女作家———简·奥斯丁。

    1775年12月16日,简·奥斯丁出生在英国汉普郡斯蒂文顿镇的一个虔诚的牧师家庭里。她兄弟姐妹八人,简·奥斯丁排行第六。她的家境虽不富贵,却也不贫穷。小镇恬静舒适的环境、安静祥和的生活,为她营造了美好的童年记忆,也成为了她后来文学作品的生活背景。

    简·奥斯丁虽然没有受过学校正规的教育,但是她从小的文学兴趣完全得益于父亲和姐姐卡桑德拉良好的启蒙教育。

    她从小就酷爱读书写作,十一二岁时便开始独立创作。她小说里的故事都取材于她周围的小天地,描绘的都是日常平凡生活中的平凡人物。她以女性特有的细致而又睿智的观察力和她诙谐幽默、活泼风趣的文字,入木三分地描绘了乡间女子的爱情故事和婚姻生活。她作品里的爱情故事感人至深,富有喜剧性,而她自己却终身未婚。直到电影《成为简·奥斯丁》上映,世人才揭开了她生命中唯一一段刻骨铭心,却鲜为人知的爱情故事。

    (二)

    时间转瞬即逝,21岁的简·奥斯丁出落成为美丽大方、举止优雅的淑女,也到了待嫁的芳龄。优雅是件很难的事情。优雅要气质,要资历,要岁月沉淀,要那份从容和云淡风轻。

    在当时等级森严的英国社会,一个男人或女人为了爱情而结婚是愚蠢之极的,金钱和地位决定了一个男人或女人的婚姻是否成功、是否幸福。简·奥斯丁的父母和普天之下的父母一样,也希望给她的儿子们挑选家境富裕的女子做妻子、为女儿们挑选有着远大前程的男子做丈夫。

    奥斯丁的三个哥哥顺从了当时的时代。大哥爱德华的妻子是一个富有的男爵的女儿,二哥詹姆士的妻子是一位德高望重的公爵的孙女,另一个哥哥亨利的妻子则是一位法国贵族的遗孀。在大家看来,他们的结合都是所谓的“好婚姻”,因为他们都娶了一位有“钱”的女人。

    为了爱情而结婚是一场愚蠢的游戏,这在奥斯丁的姐姐身上淋漓尽致地应验了。

    作茧自缚的情况,绝不如想象得那样罕见,它们广泛地存在于我们周围,空气中到处都飘荡着纷飞的乱丝。在奥斯丁17岁的时候,姐姐和贫穷的牧师汤姆·福勒相爱了,他们为了爱情订了婚。因为没有钱,他们没有马上结婚。为了多赚些钱,汤姆决定去西印度群岛任职,就这样留下了奥斯丁的姐姐在家里。之后,汤姆因为得了黄热病而撒手人寰,留下了姐姐孤单一人。这个一直不被人们看好的一段婚姻就这样短短地结束了。

    奥斯丁夫妇在把他们最小的女儿嫁出去的时候,为了不让奥斯丁重蹈覆辙,走上她姐姐不幸的婚姻之路,坚决要为小女儿物色一位合格的丈夫。于是,奥斯丁太太开始拉着羞涩的奥斯丁参加当地每一场舞会、每一场聚会,恨不得马上为女儿找到一个既有钱、又有地位的好丈夫。

    有些事情往往就是这样凑巧。帅气、绅士的卫斯理先生成为了奥斯丁最理想的选择。一方面,奥斯丁太太也非常看重卫斯理先生的社会背景———富甲一方且声名显赫的贵族格瑞莎姆夫人的侄子。另一方面,格瑞莎姆夫人也很喜欢美丽、聪明的奥斯丁。

    于是,奥斯丁的父母和格瑞莎姆夫人都千方百计要促成这段美事。但是这只是她们长辈的一厢情愿,她们完全忽略了奥斯丁精神上的独立自主和性格上的桀骜不驯,再加上她骨子里的傲慢与偏见,奥斯丁心意已决,她要为爱情而结婚。于是,奥斯丁直截了当地拒绝了这桩婚事。

    总有些事,管你愿不愿意,它都要发生,你只能接受;总有些东西,管你躲不躲避,它都要来临,你只能面对。奥斯丁不齿于以婚配来需求经济保障、提高社会地位,重门第而不顾女子感情的陋习时尚。

    她怎么能接受他的求婚?就算他有万贯家财,她怎么能像其他人一样和不爱的人结婚呢?这时的奥斯丁在思想里已经意识到了,大多数的婚姻都和钱有关,只是自己不想变成这样庸俗不堪的人而已。

    她追求与男人社会地位平等的权利,与男子平等地思想交流的权利,她追求独立,她不愿依附于男人。奥斯丁的思想和行为无异于是反抗当时社会潮流的呐喊。理智和情感充满了她的作品,也冲击着她的人生。

    (三)

    爱情总是在不经意间降临。也就在同一年,一位年轻的爱尔兰律师实习生进入了她的生活。他叫汤姆·勒弗罗伊,是简·奥斯丁的哥哥亨利的朋友。勒弗罗伊和亨利一起到汉普郡的小镇上游玩。在小镇上,美丽动人、气质高雅的少女奥斯丁遇到了英俊潇洒、自信傲慢的勒弗罗伊。奥斯丁自尊心很强,一直追求与男子同样的社会地位,因此她不愿理睬这个傲慢的家伙。但是,勒弗罗伊很快被奥斯丁的聪明伶俐和活泼可爱所吸引。

    他发现这位美丽的姑娘和自己志趣相投、心灵相通。他对这位出尘脱俗、美丽动人的少女相见恨晚。于是,他主动邀请奥斯丁跳舞,他们逐渐对彼此改变了看法。奥斯丁也对这位聪明过人的年轻人一见倾心。在人群拥挤的舞会上,他们甜蜜相拥、翩翩起舞;在乡间的树林里,他们相依相偎、互诉衷肠。很快,两个年轻人陷入了幸福浪漫的爱河之中。

    勒弗罗伊的家庭经济拮据,而他也只是一个律师实习生。奥斯丁的父母坚决反对他们的女儿和这样一个年轻人交往。相爱的两个人一直被人监视,镇上的人对他们的爱情也冷眼相看。她的父母和格瑞莎姆夫人对卫斯理先生和简·奥斯丁的婚姻一直心存希望。他们希望奥斯丁能看清现实,不要为了爱情而盲目自大,嫁给前程远大的卫斯理先生才是最佳的选择。而穷小子勒弗罗伊不会给她带来任何幸福。

    “如果我们不能在一起,生活还有什么意义?跟我私奔吧!”勒弗罗伊提议私奔。在这个时候,女人往往会把爱情这东西幻想得太不切合实际,但是理智战胜了情感,简·奥斯丁明白私奔导致的后果将会是灾难性的。如果选择私奔,他们不但会使家人和朋友们蒙羞,也会使他们纯洁的爱情失去原来的光彩。同时,他们都将失去财富,勒弗罗伊的大好前程也将毁于一旦。于是,简·奥斯丁最终放弃了和勒弗罗伊私奔。

    (四)

    婚姻也许能改变你的一生,但不是每个人都愿意。试问这世上,还有什么比贫穷更能摧毁一个人的意志?爱情是值得追求的,但金钱是不可或缺的。勒弗罗伊意识到:“我没有钱,也没有房产,无依无靠,我还不能向你求婚,但是我要你明白我的心境。简,我是你的,是你的,全心全意。也许这不值得一提。”

    “如果只是爱情,我永远不会放弃你。我爱你,简!但如果我们的爱情毁了你的家庭,并最终毁了它自己。我宁可没爱过,求你了,再见。”

    面对世人的偏见和个人的理智,傲慢和情感被击得粉碎,情感受制于理智。勒弗罗伊退缩了,简·奥斯丁的初恋被迫以分手告终。

    伤心无奈的勒弗罗伊只身回到爱尔兰,从此两人千里相隔,再也没有见过面。后来,勒弗罗伊娶了一位贵族的女儿做妻子,他最终成为了爱尔兰的首席法官,并给他的大女儿取名为简,可见,对于和奥斯丁的那段爱情,他同样刻骨铭心。

    为了抒发自己内心的无奈和悲伤,奥斯丁只能向姐姐卡桑德拉倾诉,她在信中写道:“终于,这一天还是到来了,我将与勒弗罗伊告别。当你收到这封信的时候,一切都已结束。一想到这些,我不禁泪流满面。”

    这一段感情让奥斯丁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为此她的精神世界一度崩溃了。勒弗罗伊离开后不久,奥斯丁就投入了写作,她很快就完成了《傲慢与偏见》的手稿。她把她的爱情经历也映射到这部作品中。英俊潇洒的达西先生处处表露出勒弗罗伊的影子。奥斯丁无法扭转世俗的力量,将达西先生描绘成为一个仪表堂堂、拥有地位和金钱,经济独立,不需要依赖别人的男人。这也许是少女时代的奥斯丁内心深处完美的白马王子。

    奥斯丁曾深爱着勒弗罗伊,但她不如《傲慢与偏见》中的伊丽莎白那般幸运,可以毫无羁绊地和相爱的人结为连理。奥斯丁和勒弗罗伊只能成为相爱却不能相守的“朋友”。

    岁月磨平了棱角,却没能让他们遗忘爱情。这段恋情虽然没有让奥斯丁成为勒弗罗伊太太,却激励她成为最受欢迎的女作家。

    姐姐卡桑德拉后来回忆说:“是他告诉她,她拥有才华。是他鼓励她在写作中追随自己的思想。尽管他俩没有在一起,但这段恋情却激发她成为职业作家。”

    奥斯丁的婚姻观一直在“理智”与“情感”中徘徊,但经历过这段爱情之后,她最终把爱情、把男女双方真正倾心的纯真爱情视为婚姻的根基,“情感”战胜了“理智”,“爱情”取代了“金钱”。面对世俗之风,奥斯丁只能选择终身不嫁,将所有的情感和爱情观注入到她的文学作品之中,爱情故事也成为她毕生最伟大的著作的主题。

    每一个人都能在奥斯丁塑造的人物当中或多或少地找到自己的一面,或自信、或执着、或坚决、或坚强、或自以为是、或自私自利、或懦弱、或迷茫。奥斯丁的作品赢得了英国社会上下的喜爱,摄政王乔治四世也成为奥斯丁忠实的读者,他的每一个住所都有一整套奥斯丁的作品。摄政王对奥斯丁的文才钦佩不已,希望奥斯丁能为他写传记。奥斯丁婉言谢绝,她在回信中说:“我不写传记,我必须保持自己的风格,继续走自己的路。”她在一小块象牙上,用一支细细的画笔惟妙惟肖地刻画着几户乡野人家女子的爱情画面,她的每部小说中的主角都是青年女子,但她们都无一雷同,可见奥斯丁对每个女性的把握是如此精确。同时,她的作品绝不是局限于乡野女子爱情的小题材,她能够从小处见大观,从一个个女子的爱情和婚姻中探讨人性的缺点,正如希腊德尔菲神庙上铭刻的人类最重要的问题“认识自我”。

    人们逐渐认识到奥斯丁是那个时代对英国社会和女性最敏锐的观察者,她一直站在更高的角度,冷静地一层一层揭开社会的荒唐与虚伪。她用最精心选择的文字向世人传达了她对人性最透彻的理解,对丰富多彩的人性最生动活泼、恰到好处的抒发。

    毫无疑问,奥斯丁是最伟大的作家之一,她的伟大之处又是最难以捕捉的,但是你只要读了她的作品,你就会发现她的伟大之所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简·奥斯丁:如果一生只爱一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gxc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