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担心,平常我们要担心的事情还真不少。那真要说清楚担心的念头是怎么产生的或者你为什么会有担心?亦或你在担心什么,可能我们往往说不清。
那为什么对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我们总会有太多太多的担心呢,那我们今天就来了解一些关于担心的那些事。
凯文•亨克斯《我好担心》一,过分的担心就成了焦虑
我们说恐惧是有具体对象的,而担心却是抽象的。
担心是对未知事物不确定性的恐惧,它是对不可预测、不可控制的、没有时空位置的东西的担心。它又是找不到原因的恐惧。我们没有办法去面对不确定性的担心。
在《各种各样的感觉》中提到一句谚语“担心会使小东西变成巨大的黑影。”
也就说,越担心越焦虑越恐惧,过分担心也就成了焦虑。
一旦焦虑频频出现让你浑身不自在,寝食难安,无法专注于当下要做的事。
担心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长期担心,经常焦虑反而会造成身体的损害,身心的疲惫。
二,童年焦虑
童年焦虑可以是一种情绪感受,可以是一种生理状况或者是不安的念头与想法。
过份的焦虑就会成为童年最大的黑暗角落。
焦虑会耗费他所有的能量(回顾过去,担忧未来)就没有能量放在当下要做的事上。
试想在孩子成长过程中,我们想要给孩子传递什么声音呢?
一种声音是:温暖,安全,我很好。孩子自然感觉良好,安全感足
一种声音是:被分离、被抛弃,我不行。孩子自然担心不断、恐惧不安。
不管父母传递什么声音,孩子都会一一所承接。你传递的是分离、社交等,孩子对分离、社交同样会存在焦虑
1.分离焦虑
正常的分离焦虑可以让孩子的认知走向成熟。
比如“躲猫猫”游戏就是很好的传达了“分离以后,妈妈还会出现”,这样的分离也能让孩子学习到如何面对分离。
但当焦虑情绪超过孩子的负荷范围且持续时间较久时,则应引起重视。
要区分此时是妈妈的分离焦虑还是孩子的分离焦虑。
孩子可以捕捉到妈妈的潜意识,有可能孩子在替妈妈表达童年的分离焦虑。
我在想,老大一些不明的不开心、都与妈妈一出现有关,比如昨晚父子三人一起吃完饭回到妈妈身边,很长一断时间一直表现不开心,是不是也在表达与妈妈的一种分离痛苦呢?突然记起来幼儿园一次联欢会,当领队的他突然妈妈一出现什么都干不了。
2.社交焦虑
容易产生社交焦虑的父母会更少对孩子表达关怀与慈爱,
他们更可能批评而不是赞赏孩子,更容易怀疑而不是信任孩子。
社交恐惧的核心往往是害怕被否认、被批评、被忽视、被排斥或被嘲讽。
面对社交焦虑的孩子尽量让他少接触强势的成人,唯一能做的就是尊重和接纳。
我自己就存在很强烈的社交焦虑,不敢发言,不会链接,想起坤曾经在课外班分享时的不开口。
3.床下怪物
“床下的怪物”来形容那些孩子头脑中想象出来的危险。
孩子不具备用言语表达内心深处恐惧的能力,就是会产生“莫名的恐惧”。
但这个害怕是真实存在的,孩子会用他们超强的想象力在自己脑海中勾勒出很多逼真的画面。
比如昊昊晚上上厕所会让我陪,上床睡觉还是会让我陪。
4.生活中的危险:不要夸大,不要过滤焦虑,过渡恐惧。真实的表达危险。
不要让孩子过早接触暴力等没办法承受的东西。否则会造成孩子成长过程中很大的恐惧心理。
5.死亡焦虑:不存在感。
感悟:所有的焦虑背后都隐藏了更深的原因。担心对问题的解决没有任何帮助!
三,小莉的《我好担心》
小莉对每一件事情都好担心,大事情、小事情和不大不小的事情。早上担心,晚上担心,整天担心。
妈妈说:你的担心太多了
爸爸说:你担心,我也会担心。
奶奶说:担心,担心,太多担心了。
妈妈说:不要担心
爸爸说:不要担心
小莉还是很担心,她担心,担心,又担心。
妈妈说:你看吧,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爸爸说:你看吧,没有什么好担心的!
不管爸爸妈妈怎么说“不要担心”,小莉依然会好担心,直到上幼儿园第一天遇上了同样担心的小玉之后才明白“担心是正常的”,担忧就自然而然流动起来,慢慢变少....
练习:担忧的却未发生的
妈妈:我时常会担忧孩子作息不规律、睡眠不足造成身体不好,担忧很多,平添不少的睡觉焦虑和睡前烦扰。有时候后还搞的大家不愉快。到目前为止来看,只要睡前平稳入睡孩子的精力旺盛的狠,身体也很健康。
如果身体出现以前没发生过的症状我会担心得了什么不绝之症,比如去年胸疼,在没拍片之前好担心好担心呀,最后啥事没有。
时常开车看到一些交通事故我会在脑海中回放,也担心这样的场景在自己身上出现,其实只要放松认真开车,不疲劳驾驶,这些危险也会远离我们的
孩子:昊昊说今天英语课赶数学作业,好担心英语老师发现,偷偷摸摸的赶,在抽屉赶。原本只需要五分钟,最后他花了十几分钟,不过最后老师竟然没发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