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久时间以来,我的眼前一直有几个身形在跳动着,带领我回到了童年时代,回到了真善美的世界。
经常有几个叫花子,闪烁在我幼小的世界里,大人们用他们的实际行动来丈量、彰显着人世间的真善美。
一个是我们同村的,有儿有女,因为生产队不公正的待遇,神经上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三五村的转悠,靠着乡亲的接济勉强度日。我以为他是单身的一个人,却不料在多少年之后,发现他有儿有女。并且当上了他孙子的老师,结成了很好的朋友。他经常拄着一根棍子,表情冷漠胡子拉碴,穿的还比较体面,收拾的极为干净,只是表情显得极为落寞,母亲和邻居总是毫不吝啬的给他以饭食。来的时候他并不吭声,并不刻意的去要饭食,一切都仿佛是约定俗成的,端饭接饭吃饭都是如此的默契。
第二个患有轻度的精神分裂症,从他的表情上就可以看出有精神的问题,胡子拉碴蓬头垢面,穿着脏兮兮的衣服,鞋子也是千疮百孔,在大冬天雪花纷飞的时刻,赤脚走路也是常有的事,拿一个大碗也是脏兮兮的。母亲和乡亲们就会把鞋拿出来给他穿上,把孩子们穿过的衣服给他,把他的碗洗得干干净净的,盛上热乎乎的饭粥,每当这个时候,他便会哼起小调,心存感激的载歌载舞,以这种最朴素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心声。
第三个呢!我的印象也非常的清晰,衣服千疮百孔,鞋袜非常的凌乱,因为头发上经常挂着鸡毛,孩子们给他起了一个名字叫“杨鸡毛”,每当唱戏的时候,他就会随着音乐的起起落落,在戏台底下手舞足蹈,头发上沾着鸡毛和茅草,在风中呼呼啦啦的吹着。孩子们围在他的周围,亲切的玩着逗着,常常逗得相互之间哈哈大笑,停下来的功夫,孩子们也会把手中的糖、江米花送到杨鸡毛的嘴里,欢声笑语和着泪水,在真实版的上映着。戏台上上演着古代人的悲欢离合,戏台下演绎着真实版的人生话剧。
他们的人生并不完美,甚至可以说是有点凄惨,但是当他们进入这样一种人生状态,他们便进入了自得其乐的幻境,在人生的一角里,他们用自己离奇的生活方式,唤醒着人们的真善美,演绎了人世间一个又一个的真情故事。
真正的文化: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我想我自自身文化的一部分,就是在那个时候逐渐养成的,我应该感谢他们,是他们以一种特殊的方式唤醒了我的内心,是父母亲和乡亲们的行为培养了我的善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