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或者你可以这样理解:人生中有100种快乐,但是我已经舍弃了50种。我之所以这样做,不是因为我跟快乐有仇,而是我非常清楚,我们的感知力、心力都是非常有限的,我要把它们分配到更有价值、更加有深度的地方。
2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
3我是个书虫,无时不刻不在啃书。究竟为什么会这样?我自己也不确定。显然,读书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因为书很有趣。就像700年前一位著名的爱书之人彼特拉克(Petrarch)所言,“书会给人带来渗透到骨子里的愉悦。” 但是,如果要我说实话的话,我会说,我之所以会在这本书或那本书投入那么多的时间,真正原因是因为我在苦苦追寻一样东西:生活方式。用拉丁话阿里说:liber medicina animi(书是灵魂的解药)。那就是我苦苦追求的东西。
4我这一生以及职业生涯当中一直都在找书,看书,做笔记——那些可以教给我东西的书,教我如何生活,如何学习,如何找到幸福,如何理解过去,如何为未来做准备,如何取得成功,如何管理关系,如何成为一个好人······所谓高效能,不是能以一己之力对抗全世界的不确定性,而是你能在自己的影响圈里,尽可能地让自己有得选,为自己做高确定性。
5对我来说,古罗马皇帝奥勒留的《沉思录》不仅是有史以来最伟大的一本书,而且也许是自成一派的唯一一本书。试想一下:里面讲的是全世界最有权势的人的私人想法,去告诫自己怎么才能变得更好,更公正,更能经受诱惑,更智慧。它是关于自律,个人道德,谦卑,自我实现以及力量的权威文字。如果你看过它之后却没有被它深深改变,那也许是因为就像奥勒留所说那样:“光透不过的东西会制造出黑暗”。如果你最终爱上奥勒留,请去研究皮埃尔·阿多(Pierre Hadot )的《内部城堡——马克·奥勒留的沉思》(The Inner Citadel)与《作为生活方式的哲学》(Philosophy as a Way of Life),因为他研究了这部作品以及作品背后的人。如果你还想进一步了解这方面的主题,也可以看看奥勒留启发了我写出来的《困难就是出路》(The Obstacle is the Way)
6所谓的学习,启发,新知,正是从“不熟悉”里来的,别浪费任何这种好机会。
7多听多看,多问多想,这些最终,都会变成你解决问题的能力。
8饱和意味着较高的创业风险,意味着较高的失败率。
9公元1789年7月14日,攻占巴士底狱那天,路易十六在日记上写下一行字:
“今日无事”。
大多数普通人在这个寻常炎热的夏日想着下班后的晚饭食谱和活动安排,但历史为后世记录下每一个重大时刻,
而我们渺小又平凡的一生只会隐匿在寥寥数语里。
比如这句“今日无事”。
10多巴胺不会一直释放,而是有涨有落。理想状态,不是把所有外部刺激堆满,让多巴胺单次飙到很高,而是避免出现这种情形,因为飙高之后,会回落,这可能会让人对本来感兴趣的事情都失去了兴趣。
11更好的选择是,尽可能让自己从做事本身,而非外部刺激中得到多巴胺。
12中国每年癌症死亡人数就有近三百万,中国有14亿人口,也就是你每年有千分之二的概率死于癌症。
13垃圾食品可以带来短暂的快乐,很多人可能愿意冒这个风险,当然大多数人根本就没有算过赔率,只是心存侥幸。
14贝多芬:最美的事,莫过于接近自然神明,而把它的光芒散播于人间。
15刘永行:任何事情和现象都有一定的弹性,如果我们在可能的条件下,愿意并努力去挖掘这样的弹性空间,抓住有利时机,用弹性和空间改善弱项也是有可能的。自己身体是如此,健康是如此,学习是如此,人生成长是如此,企业管理、团队建设何尝不是如此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