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谢永杰老师送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这本书,这是我今年首本精读了两遍的好书。我受到了作者成甲老师关于知识的定义的触动,开始下决心,2023年每一周读一本书写一篇书评。
上传中,请稍候...那知识定义是什么?为什么对我触动那么大?这本书给出的知识定义是,只有能够改变你行动的信息才是知识。这句话对我的触动特别大,因为当今信息大爆炸,尤其是ChatGPT的出现,信息获取的效率指数性增长,作为知识服务提供的岗位,靠信息广度和获取速度很难形成个人绝对性差异化竞争力。我认为这本书最核心的价值就是告诉我们:真正个人持续成长的独特竞争力是运用边界知识不断进化行为模式的能力,我个人觉得就是学习力。
这个观念跟传统知识定义还是差别很大的,传统知识还是偏教育观念,就是获取搜集分析信息的能力,用一句话就是“腹有诗书气自华”。而成甲老师更强调的是知识的认知深度和转化程度。尤其将边界知识即决定个人决策习惯的底层思维视为最重要的知识炼金术,在这种不断提炼核心知识精度的基础上不断运用进化行为模式,这对于要应对各类严重内卷的大多数人,拥有这般学习力这等于是弹出来的“天窗”。
那如何做到了,成甲老师在书中有系统分享,我个人觉得首要要构建的思维系统模型如图
思考的层次对应的可能不少人都听过的黄金思维圈,尤其是做咨询还有做教练从业者,这应该是通用的核心方法论。如图
黄金思维圈讲的就是通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初级是知其然,中级是操其然,高级是知其所以然即把握本质,这就是黄金价值。
关键是如何洞悉所以然?作者提到的通过解构来进行系统提炼本质思考的能力。主要归纳有:
1.通过关注“关系”而非“事物”。举例子,比如我们经常经历的谈判任务,通常会局限个体的利益得失和对方的状态影响中,如果我们能厘清势、局、人、事这些关系图,必然处于主动地位。
2.从历史数据(事实)入手。除了分析现状的关系,分析过往历史时间行为与环境结果的变化是找到核心影响因素(假设)的有效方式,这点,我们做的大多绩效改进分析都基本是这个思路。其实我觉得稍有遗憾的是这里面应该要加入标杆学习萃取法和复盘能力就能讲的更明白。
3.独立思考,快速试错迭代。
4.尽可能进入信息制高点。这点我认为实践价值最大,简单的来说,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就要尽可能在那个你能接触到的那个信息质量和反馈效率最高的圈子里,这就是圈子和平台的价值。
首次写简书,希望能每周继续分享一本我认为有价值的好书,期待能结缘有趣的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