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英文全称是“Artificial Intelligence”,简称“AI”,是近年来大热的话题,而每年在世界各地举行的机器人大会更是然人工智能“AI”的热度持续发酵,“阿尔法狗”战胜世界围棋手的消息更是让人们对可能出现的人工智能对人类社会造成冲击的可能性感到惶恐。
可是人工智能真的能够实现吗?目前的人工智能真的是智能的吗?难道这不是人类按照一定程序设计出来的产品吗?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美国哲学家约翰·希尔勒在1980年提出的“中文房间悖论”。
提出这个理论之前,约翰·希尔勒进行了一个“中文房间实验”,将一个不懂中文的人关在一个与外界隔绝的屋子里,他旁边只有一本写有中文翻译程序的书,房间里还有足够的稿纸、铅笔和橱柜。
与外界交流时,只能通过墙上的一个小洞交换小纸条,而外界传进来的小纸条都是用中文写成的,而他传出去的小纸条也只能用中文写,这个人变利用手边的程序将纸条上的中文翻译成英文,然后再将自己想要传递的信息翻译成中文传递出去。
这样看起来在外界人眼中,这个人是懂中文的,但是实际上他对中文一窍不通。同理应用到人工智能体上,人工智能体在应对外界做出反应的时候,都是按照程序员设定的程序进行的,实际上并没有自己的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只是设计者思想的反映。
要想实现真正的智能,除非可以将人工智能的CPU做到像人类的大脑那样“智能”,可是人类并不是万能的造物主。而且从唯物史观看,人类的出现也只是宇宙中的偶然,众多的偶然因素成就了今天的人类,但是并不代表人类可以真的再造一个与自己思想雷同的机器人,就算在目前,人类连自己千分之一的基因都没有弄清楚。
目前市面上的大多数智能产品,特别是像智能冰箱、智能摄像机之类的智能家居产品,大都是人类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设计出来的工业产品,要说具有自己真正的思想,做到真正的人工智能,似乎只能是人类遥远的一个梦,就如同古代皇帝追求的长生不死一般。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