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言:
本文是剖析自己,来找到自己的定位。所以不是剧本(很难过跑题,后续重新迭代)。不能够像各位大咖们一般,都已经是某个细分领域做的不错的人。没法按照忆苦思甜的角度用过去的落魄+牛逼的现在展现出自己的与众不同。(不是贬义啊,纯粹是羡慕各位很早就找准定位,并付诸行动的人)
正文
因为知道定位的重要性,就类似搭建金字塔,最底层没有坚实的支撑,上层建筑都是虚的,随时都有一触即塌的危险。
之前做过专业的职业咨询,也做过MBTI职业测评,测出自己的性格偏好为INTJ,性格描述为完美主义者+独立人格型。简单来说属于专家型,在众多可选优势职业偏向中,两个标签是我比较喜欢的:金融分析师和策划。
自己目前也正处于转型期,焦虑迷茫了蛮久,本来想着靠做母婴产品成为一名微商,作为副业开启之路。但是在这个细分市场,专业性和专注度都不够,导致效果甚微(跟个人价值观有很大关系,这点也是从最近一位前辈那里用生命数字解读有了更清楚的自我认知)。
我试着从过去的经历,来更近一步剖析自己:
1、大学经历
大学自编自导自演过心理话剧,获得院里认可。那时候的满足度来源:一是挑战自我,做创作性事情给自己带来的正向能量;二是来源于展示给别人获得大家的认可,辛苦付出有结果。分析能量来源标签,创新、分享。
2、工作经历
工作后一直从事IT系统服务行业采购工作(非专业所学)。一年时间便从零开始到负责整个华东区域采购执行,三年做到细分部门领导位置。中间因职业发展关系有换过公司,但也受到公司直属高层挽留。领导给我的标签是:责任心强,执行力佳,谈判沟通能力好,善于学习保持专业力。
虽然在之前工作经历中,是一个让团队认可,领导认为靠谱的人。但是从内心出发,自己还是不喜欢这个岗位。主要原因我也分析了下:一是大量重复劳动,缺少脑力思考,易陷入繁琐,烦躁中;二是很容易有瓶颈期,天花板能一眼看到,无法进一步突破自己;三是很现实的问题,薪资难有大的突破,无法过上想要的生活。
3、转变过程
因而,转变提上日程,刚好也契机也符合。但是病急就容易乱投医,急切想学习新技能,却忽视了先给自己定位。结果就是报了一堆付费课程,有学的,也有仍旧囤着的。
在这两个月所学的课程中,我回想了下,让自己感觉到有Aha moment时刻的就是,参加【点亮妈妈】小程序,通过写作分享自己刚荣升为宝妈的经验。写的时候会忘记时间、空间以及大脑保持兴奋状态。也获得连续前三期榜单前三甲。另外学习的一门关于财报、股票估值课程时候,连续保持一个月的打卡(直到课程结束),每天分享自己的学习笔记。其中会安排考试,次次拿到奖金(虽然不多 )。能体现出自己的学习力、执行力、分析能力(财报需要大量分析、估值须计算对比)。
经过这样的复盘,我逐渐摸清了自己要努力的方向——可以通过新媒体写作方式,分享关于如何学习财报、估值方面的内容等。
1)需要技能:新媒体写作技能;深度学习财务、投资领域知识。
2)方式:各大平台持续输出,获取流量。
3)变现方式:投稿变现;培训或者出课程-专业知识变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