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课程的逻辑》之二

《课程的逻辑》之二

作者: Wray2017 | 来源:发表于2017-12-03 10:58 被阅读13次

    课程改革:挑战与反思

    新课程背景下的学校教育归根结底是旨在促进每一个学生健全成长的活动,而不是“教化”和“训练”。

    “应试教育”使得我们的课堂异化、学校异化、人格异化,说的彻底一点,教育的使命和魅力荡然无存。当下有三种疑惑需立即解决。一是高考滞后,二是教育立法滞后,三是教育研究滞后,特别是如何帮助教师转换角色是我们面临的严峻课题。原本是”文化殿堂“的学校被异化为“文化沙漠”。我们需要想社会传递这样的信息:素质教育是既定方针,不可动摇。课程改革要进行到底,倒退没有出路。

    这次课程改革力图实现三大转型:课程政策从“集权”到“放权”的转型;课程范式从“学科中心主义课程”到“社会建构中心课程”的转型;教学规范从“传递中心教学”到“探究中心教学”的转型。

    中国最大的教育现实是教育发展不平衡。“发展是硬道理”,我们正是通过课程改革来推进西部地区的教育发展。在基础理论方面,遵循了从“行为主义”-“认知主义”-“建构主义”的走向,而“建构主义”也已经从“个人建构主义”发展到“社会建构主义”。这种发展,是符合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而课堂教学,正在转向“探究中心教学”。“探究中心教学”是把课堂中的人际关系、时间和空间多元化,多层化,在课堂中实现多样的个性的交响。课堂改革的前提是变革思维方式,重建话语系统。

    课程改革需要良好的社会舆论环境的准备和配套经费的支撑。把中小学课程的功能归结为百科全书式的“知识灌输”而缺失了“人格建构”,是经不起拷问的。而基础教育的课程应是基于新的知识观和学习观,力求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社会建构主义的课程。这种课程要聚焦人类关爱的主题,为学生的人格发展奠基。还要聚焦于人类的文化和智慧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基,即为学生的智力发展和学术提供坚实的“文化基础”。

    课程发展的回归现象与非线性模式

    “学科课程”的特色就是以现成的学术体系为基轴的课程,向儿童强行灌输成人的逻辑与思维。他们的逻辑是,教材是有用的,必要的,是儿童长大成人时必须掌握的。我们的需求是,寻求形式训练与实质训练的扬弃与统一。使学生在习得各门基础学科的基本内容的过程中,同时也训练思维、判断、问题解决等等的能力,从而能够在实际的生活情境中形成有效的智力和知性。为了与同质的变化发展的知识领域相对应,就必须采取“学习学习方法的策略“,而不是知识记忆型学习。学校教育必须提高学术水准,以应对科学技术的革新。

    学问中心课程重视认知侧面,缺乏对儿童情意侧面的考虑,陷入了主知主义。体验学习不同于学科中心的教学和仅仅限于学习者头脑之中的信息处理理论,体现了以下学习论的特质及其意义。1、体验学习由于直接诉诸儿童之感性,可以引发儿童按照自身的意愿兴致勃勃地展开尝试错误活动,体悟“发现”的乐趣,重构每一个儿童的学习经验,培养儿童运用与发展既有学科知识与以往学习经验的整合能力和实践态度。2、体验学习由于调动五官的认知活动,为儿童提供了丰富自身的感想、疑问、课题、梦想和希望,激发进一步探究的空间,促进儿童的“默会知识”的形成。3、体验学习由于积极的人际互动,为儿童提供了在集体中发挥自己的作用,丰富人际合作的感性与德性的机会。人是借助体验而生长的。必须在学校教育中创造的体验,“文化生活的体验”。

    我个人赞同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多尔描述道,课程是生成的,而非预先界定的,但确实有界限的。他设定了四个替代泰勒原理的基本标准或原理。1、丰富性原理。2、回归性原理。3、关联性原理。4、严密性原理。多尔原理的严密性把“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统一了起来,“不确定性”意味着选择的多样性与系统的开放性;“确定性”意味着每一种观点都有特定的假设和背景。多尔的“后现代课程观”表明了一种课程理论的崛起。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课程的逻辑》之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grab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