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日偶成
程颢
云淡风轻近午天,
傍花随柳过前川。
时人不识余心乐,
将谓偷闲学少年。
拓展:
(1)此诗作于公元前1058~1062年春,当时程颢仁陕西鄠(hù)县主簿。诗人以清丽、淳朴的语言描绘出春光融融的景色,通过“时人”误解自己的游赏之乐,反衬自己的闲适自得之情,这是一种反衬的抒情手法,表达了理学家程颢对平淡、自然之情的追求和向往。
(2)程颢(hào,1031~1085),字伯淳,号明道,北宋理学家、教育家,洛阳(河南)人。与其师弟程颐奠定了北宋理学的基础,世成“二程”。他俩的学说被朱熹继承和发展,世称“程朱学派”。他提出 “天者,理也。”和“只心便是天,尽之便知性”的命题,认为知识、真理在人的心中,做学问当以“识仁”为主,“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义、礼、知、信皆仁也。”
注释:
(1) 午天:正午时分。
(2) 傍花随柳:穿行于花柳之间。傍,一作“望”;也作依靠。
(3) 川:平原或河畔。
(4) 识:知道。
(5) 时人:旁人,当时之人。余:一作“予”。
(6) 将:乃,于是,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