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人如果没有信仰,就不会有真正的精神生活,也不可能认识人生中真正美好的东西。所以,信仰无疑是一个人一生中重要的一件大事。那么,信仰究竟是什么?我们必须有个明确的答案。信仰是心灵的光亮,是精神的引导。无论我们在人世间处于什么样的位置,拥有什么样的资源,具备什么样的知识,如果脱离了信仰,都不过是一贫如洗的穷光蛋。
自古以来,我国是一个有信仰的国度,而且是政教合一的文明古国。每一个朝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天选之子——“天子”,从天子到黎民百姓都是有自己的信仰,从某个角度来看,这些信仰就是传统文化的根基。有人说中国人自古没有信仰,或者说中国自古是无神论或政教分离的国家,那他不是没有到过中国,就是没有读过中国历史。
我们熟知的唐,宋、明等兴盛朝代,都曾有过许多外国使节来访的记载,也是我国最为开放和祥和的时期。那些时期不但诗词歌赋等文艺繁荣,各种信仰文化也是非常发达的。这源于当时朝廷的自信,就像现在的美国一样,各种信仰文化活动可以自由举办。所以,那些时期的国运是昌盛的,老百姓是富裕的。后来也曾经出现过一些非理性的阶段。但每当信仰遭到破坏时,社会就到了最黑暗的时期。
汉语词典中对信仰的定义是,人对某种思想或尊教及对某人某物的信奉敬仰。而我们今天所说的信仰是一个专用词,指信仰真主。一般人把信仰当作伊玛尼的汉语意译,并不完全正确。阿语“伊玛尼”一词有信仰的意思,但这两个词却不完全相同。也许因为汉语里没有更合适的单词来诠释“伊玛尼”,所以,中国学者们都不约而同地把伊玛尼译成信仰。
虽然信仰也会被当作名词使用,但更多的时候是被当作动词来用的。它比相信上升了一个层次,即对造物主深信不疑,并且俯首崇拜。而伊玛尼却是一个特指名词,是一个人身份或资格的称谓。也就是说,信仰是获得伊玛尼的因素之一,但不是绝对条件。伊玛尼是真主独自掌握的,他没有把这个权力下放给任何人,包括历代的圣贤们。
从某种意义上讲,伊玛尼包括信仰,信仰是伊玛尼的一个部分。这两个词是包含与被包含的关系,从逻辑学的角度讲,是母子项关系,不在同一个层面上。也就是说,有伊玛尼的人,一定都是信仰真主的。但信仰真主的人,却未必都有伊玛尼。有些人自称信仰真主,但他是否有伊玛尼,只有真主至知。比如伊卜厉斯,曾经与真主对话,不可能不信仰真主,但它却确实没有伊玛尼。
有段圣训说,信仰在敬畏与希望之间。意思是,信士就是时刻敬畏真主,希望真主赐给自己宝贵伊玛尼的人。所以,每一个信士在信仰之后,还需要不断地祈祷,连续不断地做功修。一方面以此来证明自己的信仰,另一方面培养自己的伊玛尼,希望自己成为一名真正的信士。
简单地说,信仰是自下而上的崇拜,伊玛尼是自上而下的恩赐;信仰是从人的内心到达真主的祈求,伊玛尼是从真主御前降示给人的恩典。所以,有些人看似非常聪明,什么道理都懂,经典圣训都熟悉,讲起易思俩目来头头是道,但他却不是信士,他也从未承认过自己是信士。这就是典型的知而不信。原因是,真主没有给他伊玛尼,只是给了他一些尊教知识。
真主说:“真主引导他所意欲的人走上正路。”(2:213) 又说:“真主引导谁,谁是遵循正道的;真主使谁迷误,谁是亏折的。”(7:178)又说:“真主引导谁,谁就是遵循正道的;真主使谁迷误,你不能为谁发现真主以外的保护者。”(17:97)
02
有人说,信仰不仅是尊教信仰,还有文化信仰,道德信仰,精神信仰等。其实,尊教信仰是根本信仰,是一切信仰的基础,其他信仰都是围绕这一信仰发生的。比如易思俩目的六大信仰,其中信仰真主是根本原则,其他五项都是子项。所以,“六大信仰”应该称作“六大信条”才对。
信仰是信念的坚守,也是对于自己认定的人生道路的一种坚持。信仰的权力除了真主,没有哪个人可以剥夺,也没有哪个人可以代替另一个人完成自己的信仰。所以,每个人只对自己的信仰负责。信仰也是人生坐标,脱离信仰的人生,是没有方向的。无论午夜梦醒,还是白昼奔波,只要有信仰,我们就不会感到孤单、寂寞、无助,也不会因物质的贫乏而感到贫穷和绝望。
失去认主独一的信仰,人类便不知道要把自己放到什么位置上,非误入歧途不可。那些在听到了真主的启示,圣人的宣教,以及了解了真正的信仰之后,依然不信或隐昧之人,无疑是迷失了自己的方向,或者从高高的地位上跌了下来,再也返不回自己的位置了。就像风筝一样,在摆脱线的牵引的那一刹那,感觉很开心,甚至狂喜,本以为获得了自由,其实它很快就会跌落,毫无目标的四处飘荡,最后迷失在深远的黑暗之中。
没有信仰的人,无法真正地体会信仰幸福的滋味。如果他以自己那点可怜的知识来证明自己是由动物进化来的,本身就把自己贬到生物的最低层。他给自己与造物主之间设置了一道墙,以为这堵墙可以挡住造物主对他的视察,其实是作茧自缚,其无知与脆弱性暴露无遗。人类的确是卑贱的,但不至于向禽兽屈服,更不至于认兽为祖。
人类信仰真主,崇拜真主,并不是为了真主。而是人类自身需对自我有个认识,要确定自己的属性。宇宙万物中没有任何东西能够取代真主的地位。星辰、天空、大地、山川、植物、庄稼、动物、昆虫、疾病、战争、饥饿、罪行、科技等,背后都有其造化的主宰。在真主的调养下,这些东西和谐发展,该有时有,该无时无。离开真主的掌控,哪一个都有可能成为毁灭人类的因素。
人如果认识不到这一点,那么,知识、科技越发展,遇到的挑战就越大,生存就会越来越艰难,生命就会越来越危险。舍弃信仰而无论采用什么手段,建立幸福和谐社会的目标都很难实现。近年来科技的发展使得某些人想控制别人,独霸世界各地的资源,所以,战争频繁,并由此而导致某些地方上动乱不断。由此可见,除了正确的信仰,世界永远得不到真正的安宁。
人有了正确的信仰,心灵就会觉醒。人类生活的目标应该是成为完整的人、完美的人,有尊严的人。而现代人的生活目标却是追求物质丰富和肉体享受。物质的占有欲成了人生最高的追求,物质成了生活的大目标。所以,人的成功基本上是以物质财富来衡量的。所以导致财迷心窍,除了物质方面短暂的享受外,再也找不到其他乐趣了。
近年来由于信仰的缺失,导致许多家庭亲情淡薄,家人关系变得十分脆弱。爱情可以用物质来衡量,结果是婚姻成为一种交易,再也没有以前“两情相悦”“心心相印”的温馨感情,婚姻中的男人女人都无法抵御外界的诱惑。信仰的淡薄导致婚姻变质,使得有些家庭伦理道德丧失殆尽。车子、房子、票子,这些东西如果你有,我就跟你,你就是亲爱的;如果你没有,对不起,你是谁啊!
所以,对女人而言,不是男人有钱就变坏,而是他若没有钱你也不会跟他。既然你是冲着钱来的,那你除了钱不会得到别的东西。说白了,是你让他明白了钱的重要性,女人不过是一件商品而已。由此可见,没有信仰,这个世界只能越来越糟糕,男人女人都不会获得真正的幸福。因为人们对物质永远也不会满足,心理压抑、心情烦躁,各种困扰就会接踵而至。
一个人如果迷失了信仰,就等于失去了伦理约束,失去了人性最基本的支撑点,进而迷失了人生的大方向。于其说人需要信仰,不如说人需要精神的强大,需要心灵的构建,需要安置灵魂的地方。只有信仰真实,心灵才能构建,然后才有强大的精神。而一般人的信仰,只是一种心理慰藉。
信仰是人内心最原始的动力,它能使一个人的心绪稳定,人只有内心稳定,社会才能稳定;只有内心和谐,社会才能和谐;只有内心和平,世界才会和平。所以,每一个人都需要信仰的指引,需要信仰的启示,需要信仰的支撑。有了信仰,人就有了力量,人生才能发生根本改变。
信仰是一种高于信念的意识,是我们的精神支柱。有了信仰, 我们就有了超越自我的追求,对未来就有了希望。所以,信仰高于生活,高于生命,高于一切我们追求的东西,是我们人生航海中的灯塔,犹如太阳之于大地上的一切生物。它指引着我们,照亮着我们,让我们在人生苦海中有了驶向彼岸的能力。
03
有人说他只信仰科学,凡是这么说的人,根本不了解科学。今天我们所说的科学,其实多指科技成果,是多个人或几代人持续努力的结果。真正的科学是人们试图用系统的思维,把这个世界上可感知的现象联系起来,找到一种可掌握的规律。实际上,科学没有结论,也没有终点,它是人们不断地验证自己猜想的过程,这个过程不断地被推翻,被重建,被重新定义。所以它不可能接受信仰。
换个角度看,科学也是人企图凭借自己的智力到达造物主,而尊教是造物主派遣使者告诉人们应该崇拜造物主。一个是由下向上攀爬,另一个是自上而下的眷顾。所以,一个人只要他信仰了造物主,就说明他已经把自己从私欲的镣铐中解放了出来,全神贯注地过上一种科学的生活。从此,他的志向超越了个人志趣。他所坚持的方向、思想、目标,都是圣神的。
有人说人人都有信仰,无非是虔诚度的问题,这话也有道理。如果一个人的信仰是虔诚的、有深度的,那他就不会怀疑自己的人生。从这个意义上讲,信仰只要是虔诚的,到了深信不疑的程度,才有作用,也就是他才会从中受益。否则,所谓信仰,不过是找到了一个群体身份认同而已。他与造物主之间没有什么关系,当然也指望不上有什么好的归宿。
如果人们根据这个解释来理解尊教与科学,那么,这二者之间就没有什么本质冲突。因为科学只能确定“是什么”,而不能断言“应该是什么”,以及“是谁让它成为什么”。与此相反,尊教只涉及对人类思想和行为的评价,它从源头上告诉人们万物的真象,但由于过于笼统,人们还是不知道万物之间的内在联系。所以,科学也是真主赐予人的一种能力。
所以,有信仰的人也相信科学,这并不矛盾。尊教是人类长期的事业,它能使人类清醒地、全面地意识自己的价值和目标,而科学是人类认识世界的一种方法或手段,它使人不断地开发自己的智力,看到事物之间的联系,以及演化过程,从而更加明白其中的原理,然后凭借已知的原理制造出便捷的生活工具。所以爱因斯坦说过一句名言:“科学没有尊教就像瘸子,尊教没有科学就像瞎子。”
我们所说尊教信仰和科学没有冲突,是指认主独一的天启尊教信仰,并非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其他尊教信仰。那些多神崇拜和祖宗崇拜当然与科学存在着某些冲突。在人类文明的发展幼年时期,总有些人按照自己的样子幻想出各种神仙,而崇拜这些神仙则长期以来被称作“尊教信仰”,这不是真正的尊教信仰,是人们企图借助于巫术和对人造神像的膜拜来改变自己命运的一种幻想。
事实上,凡是人格化的神仙、上帝、皇天、偶像,都是人的作品。对这些名称的崇拜,绝不等于对造物主的崇拜。正确的信仰是与一切人造神仙没有关系的。真主是全能的、公正的、普慈特慈的,这些属性都是超越人的属性范围的。而那大慈大悲或人格化了的“上帝”只能给人以心理安慰、没有实质内容。但却容易被人接受,这便是人性最大的弱点。
正确的信仰不是限制人的自由,而是让人把自己从欲望的枷锁里解放出来,从而对自己生存环境中所接触到的每一个生命体抱有谦恭的态度,然后深深地敬畏伟大的造物主,服从造物主的一切旨意与顺从他差派的使者。对于使者所传达的信息和告诫,无论理解与否都要执行。由于使者的使命是庄严的、持久的,所传达的启示哲理是极度深奥的,对人来说,不可能在一个时期,或某一代人中完全理解。
从这个意义上讲,尊教和科学并不在一个层次上。任何时候,科学不仅不能代替宗教,而且随着科学的发展,将会清洗伪尊教的渣滓,从而帮助人们走近真正的尊教,使人们对尊教的理解达到精神境界。奥古斯丁在《书信集》中说到,“不是为了抛弃信仰,而是通过理性之光去理解,这种理性之光,凭借信仰,你就会牢牢地把握住它。”
信仰是个笼统的概念,它的外延很大,但我们从功用方面来看,大致可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个人的,在个人方面信仰是感性的,不是单纯由理性推断出来的。所以,信仰不是知识的结果,一个大字不识一个的文盲,也许有很虔诚的信仰。一个学历很高的知识分子,也许什么都不信。当然,信仰尊教的有村野愚夫,也有大智大慧之人。如哲学家、科学家、文学家等,而且,他们的信仰比一般人更为虔诚。
真主是全世界的主宰。世上万物无休无止地听从他的命令,无论是在陆地上奔走的野兽,还是在海洋里航行的船舶,无一不是受真主的意志支配。森林中亿万树木站立在那里,同样也是在顺从真主的命令。真主说:“天地的创造,昼夜的轮流,利人航海的船舶,真主从云中降下雨水,借它而使已死的大地复生,并在大地上散布各种动物,与风向的改变,天地间受制的云,对于能了解的人看来,此中确有许多迹象。”(2:164)
人活一辈子,其实是锻炼了一辈子,考验了一辈子,总会有一些业绩留下来。不是事业就是罪业。既然灵魂不死,那就要替灵魂的终极归宿考虑,所以信仰不是可有可无的,而是非有不可的。这个世界好比一座大熔炉,把形形色色的万千人等,最后都炼成两种人,列出两个队形,一队迈向乐园;一队被驱赶进火狱。
人生这场持久的考验,每一个人都逃不脱。任何人只凭借自己的努力是无力顺利过关,达到美好彼岸的。假如没有完美的信仰,人类在今世都不会有真正的幸福,更不要说永久而漫长的后世,将如何面对?当人类徒劳无益地力求以自己的智慧来解决一切问题时,烦恼就会不断地涌来。然而仅凭自己能力解决一切问题,是任何人也做不到的。因为人的那点能力太羸弱了,只能向伟大的造物主祈求帮助。
第二部分是社会的。在社会方面,信仰的作用是无可代替的。就连那些没有信仰的人,也是因惧怕“报应”才不敢妄为。就连那些声明自己不相信灵魂存在的人,也要为父母修建豪华的坟墓,并逢年过节带大批人鞠躬磕头加烧香扫墓。由于某些人说一套做一套,今天的社会人与人之间越来越疏离,人们生存的压力越来越大,渐渐陷于无尽的孤独、无奈、无助之中。
当人人处于精神分裂的状态时,社会就出大问题了。造成这个状况的原因很多,而迷失信仰是根本原因。由于没有信仰,人们把“物”当做追求的终极目标,甚至把“物”当作自己。当人们把物质财产、物质享受当作自己的一切时,他看重的只是自己的聪明、声名、威望和权势,这样以来,他便永远失去了自己的人格,失去了自己的精神依托。
由于没有信仰,人们的努力和结果之间存在着一条巨大的鸿沟,所以出现了困境和失落。因为结果只能用享受和满足感来体现,而享受和满足感恰恰是精神领域里的东西。所以,人一旦失去信仰,一切努力都是毫无意义的,生命只会成为物质的奴仆或附属品。物质越丰富,条件越优越,享受就越感官化,人就越感觉不到快乐。
04
人类的幸运与可悲是显而易见的。但是,人类自己却无法转变或扭转这个局面。所以信仰尊教后,人们就知道了人类某些高贵品质与卑微的本性。比如超越万物成为代治者,和从卑贱的泥土上造化的本质。这样就会避免发生可悲的事情,比如否认真理,违背造物主的法度,最终成为万劫不复的罪人等。因而,天启尊教一定是为人说明生命真象的。
为了使人们今世活得幸福,后世也能获得幸福的生活,天启尊教指导人们一套生活方式。它不仅向人们揭示真主的属性,也教给人们如何崇拜真主。什么行为是真主喜悦的,什么行为是真主憎恶的。以及人类享受万物不曾享受的隆恩,也负有万物不曾负担的义务。人们因此而知道了,人类的福祉就存在于信仰真主之中,绝不能违反否认真主的罪过,否则,便将自己置于万劫不复之地。
当人类的心智真正被开启后,如果稍加反观自身就会发现,人类确实是被黑暗笼罩着的,黑暗妨碍了人们的主观认识,无法走上正道。信仰(伊玛尼)就是一道光亮,也是人们内心的一盏灯,它能照亮人们的心胸,使人们可以听见真主的召唤。今天,除了易思俩目,没有任何一种尊教能拯救我们,能给我们带来永久的光明。
凡是把人置于与真主相等地位的人,是很不幸的。他的行为比没有信仰更可怕。没有信仰的人还有等待的“准信仰”,以及用“无知者无罪”等免罪牌为自己开脱,而那些在信仰之后,明知故犯地举伴主的人,却是无处可逃的。因为他们公开宣布了自己的多神崇拜行为,这种人是不可救药的。我们时刻提醒自己,千万不要犯这样的错误,哪怕微弱的一点苗头也不行。
那些幻想把自己加入到真主属性中的人,完全背离了信仰的宗旨。已经走向信仰的反面,在自取灭亡。真主说:“在那天,有些脸将变成白的,有些脸将变成黑的。那些脸色变成黑色的人(天使将对他们说):“你们在信仰之后又不信了吗?你们为隐昧而尝试刑罚吧!” (3:106)
无论扬言真主与自己合二为一,还是斗胆替真主辨别信士,妄断他人信仰的行为,都是在挑战真主的权威。这些人完全没有认清自己的卑贱,试图把自己与清高伟大的真主并列起来。假如有人认同这些谬论和狂妄的行为,他已经追随恶魔的脚步,踏上了魔道。信仰的本质就是承认自己的脆弱性,自觉维护真主的属性,并不是用自己来衡量真主的属性,并把自己提高到与真主平等的地位。
对于真主的属性人类知道的很少,除了从经典中知道一些简单的概念外,再也没有什么途径。万圣万贤集合起来,其知识充其量也只能窥见真主知能大海中的一点水。以致于他们除了声明自己是真主的仆人和使者外,再也不敢说自己知道什么。至于除了使者而外的人,由于没有遇见过天使和接受过启示,他们对自己的看法完全处在混乱状态,谁敢说自己与真主有过交流?
除了易思俩目及天启的两个尊教,人无法认识自己是最优越的被创造物。所以,大多数人已经走入歧途,已经从自己的位置上堕落下来,认兽为祖,自取其辱。他们费尽心机地追求真理,却再也找不到真理。然则,谁能引导他们呢?只有伟大的真主能做到这一点。但对于没有信仰的人而言,这个认识通道被关闭了。真主说:“真主已封闭了他们的心和耳,他们的眼上有翳膜;他们将遭受重大的刑罚。”(2:7)
于其说我们必须要守护信仰,不如说我们必须要追求幸福。康德有一句名言振聋发聩,他说:“世界上唯有两样东西让我们深深的感动,一个是我们头顶上灿烂的星空,另一个是我们内心崇高的信仰。”当失信失义、鲜廉寡耻等负面新闻不断映入我们的眼帘时,我们怎么会麻木不仁,不去反省呢?为什么如此多的人如此迷茫,他们的人品道德究竟出了什么问题?如果人们不回归信仰,恶性循环将不会终止。
在道德持续滑坡,信仰逐渐迷失的今天,我们坚定地相信真主无时不刻地监察我们。所以,纵然千难万难,我们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以免被恶魔的同伴拉下水。同时我们要力所能及地劝善戒恶,希望人人都能走上正道。如果人人都拥有正确的信仰,社会上就会形成一股正气,这股正气就能阻止人性道德继续沉沦的悲剧发生。由此可见,信仰是我们最重要的力量和希望。
有了这样的信仰,我们就会追随天启经典的指引,人生就会充满朝气蓬勃,充满幸福与安康。没有欺骗,没有背叛,没有勾心斗角,也没有两面三刀,一切都是那么坦荡真诚,一切都是那么自然而然。当我们率先沿着真主指引的方向大步向前时,就不在乎身边有多少人跟随,只在乎我们的生命到达终点时,身边还有谁?
柏拉图曾说过一句名言:“我们若凭信仰战斗,就有双重的武装。”有了正确信仰的指引,有了真理与道德精神,有了“国家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担当,我们就不用惧怕各种歪风邪气,什么“黑”,什么“五一”,都会成为我们的垫脚石。要记住,心中有真主的人,是不会恐惧邪魔侵扰的。
带着信仰工作的我们,并不是说百毒不侵,而是我们有坚实的托靠,内心永远是强大的。因为信仰,我们相信真主时刻与我们在一起。无论我们手中握的是锄头,还是钢钎;是话筒,还是画笔,以及指尖下的褐色键盘,都会成为我们表达信仰的工具,信仰复兴的路,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脚下。
05
今天,我们要给信仰下一个确切的定义,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不是随便信个什么就叫信仰,有些人一本正经地搞迷信,却以为那就是信仰。信仰必须伴随真正的尊教而生。当然,每一个尊教都说自己是正确的。但我们可以用以下几个特点来辨别,一是真正的尊教不会敛财,凡是想方设法让人给教主或什么大师给钱的,基本上可以断定是歪门邪道。
其次是信仰的主宰无论叫什么,一定是超然的,是划时空的;是超越地球生物属性的,绝不会是某个活生生的人。凡是用超人“绝活”来吸引人崇拜的,无论他做出多么奇幻的事情,都是假的,尽多是一个高级魔术师。世界各地只要是天启的尊教,都首先相信,人世间是没有造物主的替身或化身的。任何人的信仰功修都是死之后才可见其结果,今世就是一个考场,一切结果对活人都是遮蔽的。
要想知道什么是真正的信仰,我们还是看经典和圣训中是怎么说的。翻开布哈里圣训全集,在信仰这一篇里,我们首先看到的是,信仰从其有与无的本质方面不接受增减,但从强弱方面可以接受增减,以善行得到加强,以犯罪而减损。真主说:“使他们信念之上加信念”(48:4)“而我给他们增加正道”(18:13)“真主将为遵循正道者增加其引导”(19:76)等。
为真主而喜,为真主而怒,属于信仰。这句话有两方面的解释,一是凡是真主喜悦的事情,都乐于去做;凡是真主憎恶的事情,都从心底里厌恶,并保持一定的距离。另一种解释是,为了正义的事业,坚持说真话、实话,不怕得罪人。自己坚持在主道上,有信仰的人当然会喜欢,隐昧者当然会讨厌。也就是说,为了真主不怕惹人讨厌,就是信仰。
欧麦尔·本·阿卜杜勒·阿齐兹,在致阿迪·本·阿迪的信中说:“正信包括一切规定的主命、法律,和一些不可超越的法度,以及圣行。谁完善了这些,谁就完善了信仰。否则,其信仰尚未完善。我要是活着,将为你们详细阐明这一切,直到你们遵守。如果我归真了,我并不急着让你们来陪伴我。”
先知易卜拉欣说:“以便我的心安定。”(2:260)穆阿兹说:“请你来跟我们坐在一起,让我们加强一会儿信仰。”伊本·迈斯欧德说:“叶格尼(笃信)是正信之根。”伊本·欧麦尔说:“仆人达不到敬畏的真谛,直至他完全消除胸中的困惑。”穆贾希德说:“他已为你们制定正教”(42:13)这段经文的意思是,穆圣啊!我给你和他(指先知努哈)所制定的都是统一的正教。
祈祷是信仰的一部分。真主说:“假若没有你们的祈祷,我的主并不关切你们。”(25:77)这节经文中的“祈祷”(杜阿宜)的字面意思就是信仰。祈祷是一种行为功修,正如其他圣训中所说:“祈祷是最高贵的功修。”或“祈祷是功修的精髓。”既然作为行为功修的祈祷属于信仰,那么,礼拜、天课、斋戒和朝觐也都属于信仰的体现。
爱人是信仰的一部分。据艾奈斯传述:穆圣说:“你们任何人都不会得到完善的信仰,直到他为穆思临同胞喜爱自己所喜爱的一切。”知羞是信仰的一部分。据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信仰有六十几个分支,知羞便是其中之一。” 回避或远离是非之地,也是信仰。据艾布·赛义德·胡德里传述:穆圣说:“有朝一日,一个穆思临最好的财富将是因避免是非、谨守教门而赶到山谷里的那群羊。”
喜爱圣人属于信仰的一部分。据艾布·胡莱赖传述:穆圣说:“以掌握我生命的真主发誓,你们中任何人不会得到完善的信仰,直到他喜爱我胜过喜爱自己的父亲和孩子。”据盖塔代传述,艾奈斯传述,穆圣说:“你们中任何人得不到完善的信仰,直到他喜爱我胜过自己的父亲、孩子和人类全部的爱。”
易思俩目的信仰,“信”只是个开端,之后便是长期的实践。真主说:“这是你们因自己的善行而得继承的乐园。”(43:72)几位学识渊博的大学者在解释真主之言“指你的主发誓,我必将他们全体加以审问——审问他们生前的行为”(43:72)时说:“‘生前的行为’指的是作证除真主外,再无应受崇拜的主宰。”真主还说:“工作者应当为获得这样的成功而工作。”(37:61)
据艾布·胡莱赖传述:有人问真主的使者:“哪一种善功最优越?”使者说:“归信真主及其使者。”那人问:“其次呢?”使者说:“为主道而奋斗!”那人又问:“再其次呢?”使者说:“受真主喜悦的朝觐。”受真主悦纳的朝觐,也称作纯洁的朝觐,是指纯粹为了取悦于真主去朝觐,不是为了沽名钓誉。朝觐期间不做任何与功修无关的事情。
施舍、给人道赛俩目也是信仰的一部分。据阿卜杜拉·本·阿慕尔传述:有人问穆圣:“易思俩目的哪一种功修最高尚?”穆圣说:“给穷人饭吃,给认识的人和不认识的人道赛俩目。”安马尔说:“具备三件事者,确已具备了完美的信仰:恪尽职守;给人们道赛俩目;即使贫穷,仍为主道而花费。”
以上经圣训中的“信仰”,原文是“伊玛尼”。限于篇幅,不再列举,希望大家去阅读经训全集。我一直反对“回族不一定是穆思临,穆思临不一定是回族”的说法,这种说法咋一看似乎有道理,其实没有任何意义。究竟谁是穆思临?谁有信仰?唯真主至知,谁给了你做区别的权力?凭什么说某个人一定不是穆思临,某个人一定就是穆思临。这是多么危险的做法啊!
今天,我们每个人都自认为有信仰,但还要虔诚地向真主祈求,求主赐给我们伊玛尼,那是终极恩典。只有有了伊玛尼,我们才有某种身份和资格,即便犯过某些错误,也能被饶恕,有希望成为乐园的居民。如果没有伊玛尼,所有的善行都是无用的。就像某人每天在大学校园里转悠,不会获得文凭一样。
最后让我们再学习一段尊贵的经典,真主说:“你们把自己的脸转向东方或西方,都不是正义(即真正的信仰)。正义是信真主、信末日、信天使、信天经、信先知,并将所爱的财产施济亲戚、孤儿、贫民、旅客、乞丐和赎取奴隶,并谨守拜功,完纳天课,履行约言,忍受贫困、患难和战争。这些人,确是忠贞的;这些人,确是敬畏的。”(2:177)
文/马石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