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晚上下班回来,我从学校回来看到大宝坐在沙发上看电视,就问了一句“儿子,你今天作业写完了吗?”
他摇摇头说,“我还有一张口算没写,等下再写。”
我接着又问了一句“那你英语打卡完成了吗?”
他说,“没有,还有十分钟。”
这时,我的情绪一下就上来了,“你怎么回事呢?放假这么久了,作业还没有写完;一整个下午四个小时,英语四十分钟的打卡都没有完成!现在你赶紧给我把电视关了,开始学英语!”
儿子没说话,默默关掉电视,拿着机器进房间学习了。
过了一会,他从房间探出头来,跟我说“妈妈,我知道作业没写完你肯定生气了,我等下就完成,你别生气了。”
听完他说的话,我的气立马消了。
然后,等孩子写完作业,我跟孩子道歉,“妈妈没有控制好情绪,但是在当时的情况我真的很生气,你的态度让妈妈一下子就消气了,以后我会注意自己的情绪。”说完,给了儿子一个大大的拥抱。
这件事让我反省,大家都说要有同理心,和孩子共情。而当事情发生时,孩子的同理心比大人更加强大。
什么是同理心?
同理心是站在当事人的角度和位置上,客观地理解当事人的内心感受,且把这种理解传达给当事人的一种沟通交流方式。同理心就是将心比心,同样时间、地点、事件,而当事人换成自己,也就是设身处地去感受、去体谅他人。
作为父母,我们经常以一个居高临下、掌握一切的视角和态度来对待孩子,打着“为了孩子好”的名义,其实是没有用同理心将心比心地去感受孩子,这是很多矛盾的爆发点。
我说一个例子,每个孩子都要打疫苗,每次打完针后,父母的行为会决定孩子的反应。
假设你是一个三岁小孩的妈妈,当你的孩子打完针一直哭,这个时候,您怎么让孩子不哭呢?
我来列举一些我经常听到的语言:
“你不要哭好不好,大家都被你吵得受不了了。”
“听话啊,等一下妈妈买玩具给你好不好。”
“只有一点点痛,没什么好哭的!”
“你再哭,警察叔叔就要来把你抓走了哦!”
我们会发现,妈妈都是站在自己的立场来评判孩子打针哭这件事,根本没有顾忌到孩子的感受。最后往往是威胁、恐吓、利诱都来一遍,孩子的哭声更大了!
同理心需要做的其实很简单,只有四个步骤:
1.先倾听自己的感觉。如果这件事情发生在自己身上,你的感受如何?
2.表达出自己的感觉。
3.倾听他人的感觉。用自己的感受来换位到对方的立场将心比心的去感受。
4.用体谅来回答他人的感觉。认同对方的感受,陪着他一起度过。
还是刚刚打针的例子,用同理心的方法我们该怎样做呢?
1. 想一想自己打针的感觉。如果你打了针以后,应该是会感受到疼的。
2. 表达出自己打针的感受。“妈妈打针也会觉得痛。”
3. 倾听他人的感觉。“宝宝是真的觉得疼了吧?”
4. 体谅孩子并陪伴他一起度过。“你觉得疼还想哭就再哭一会,妈妈陪着你。妈妈给你吹一吹,以前妈妈打完针吹一吹就没那么疼了。”
运用同理心原理来和孩子、家人、朋友、同事、领导相处,会让关系变得更融洽更流动。这需要不断地去体会和实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