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部分,摘自《心理治疗基础》(许又新著)
“ 过分保护
父母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主要包括互相联系的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包办代替,另一方面是过分的控制(限制自由)。
(一)包办代替
过分保护使人缺乏很多至关重要的亲身体验,长大后适应社会发生困难。
尝试与错误是学习的一种基本形式,比条件反射更基本。如果加以限制或制止,尤其给予惩罚,幼童将不再尝试,这就阻碍了适应性行为的发展。
包办代替,指父母完全替孩子做许多他们力所能及的事,同时也不注意培养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和技巧,反而培养孩子的依赖心理。
父母似乎总是怕孩子做不好,不忍心让孩子面对困难和经受挫折,或者怕耽误时间。
从表面和眼前看,包办代替似乎对孩子有好处,并且也节省了父母等候的时间,但从长远看,对孩子却非常不利,因为剥夺了孩子实践的机会,使孩子得不到锻炼,也就阻碍了孩子的成长。
(二)过分控制
过分控制,指父母对子女实行直接的和尽可能完全的(“全天候的”)控制。
这种父母对孩子是绝对权威,强调孩子要听话、要服从,用各种清规戒律约束孩子,干预孩子的意志,防止和制止孩子的独立行动。
父母对孩子频繁的发布指示和禁令,没完没了的指责和纠正。
(三)过分保护的根源
一般地说,过分保护主要来自母亲,父亲常是胁从者。
施行过分保护的母亲,大多是本人基本需要未得到满足的人,对子女的过分保护不过是满足自己需要的一种代偿。
这种母亲有被爱的渴求,而她们对丈夫之主动的爱却又不足,因此,将爱的需要转向孩子。她们渴望从孩子那里得到爱,似乎只有孩子对她们忠诚、驯服和一刻也不离开,才能止住她们感情上的饥渴。
有些母亲有强烈的不安全感,她们把本人的不安全感转移到孩子身上,时刻为孩子的安全焦虑,这当然也容易导致过度保护。
有的母亲有强烈的占有欲,除了占有,她们几乎没有其他形式的满足,而如果名利、权势等的占有似乎没有什么希望了,她们也就只好把占有的对象转移到孩子身上。”
之所以逐字摘录并抄写了上面的部分,是因为这些话,字字珠玑。一方面,它真切的描绘了我的家庭状况和成长经历,另一方面,
也在提醒我反思对孩子的引导和教育。对我而言,里面的每个词,都需要好好琢磨、参悟。
从这些话里,我看到我行为背后的原因,也在思索对自己成长而言的解决之道。同时,也在考虑,在每个关键词上,如何带领孩子
独立、自律。
最近这周,每天都在读《心理咨询基础》。抛开咨询理论和技术不谈,光是在对我个人的启发上,受益匪浅!
我感到,在阅读这本书的每一天,我都有新的反思和领悟,阅读和思考的过程,同样是自我疗愈的过程。
我相信,自己喜欢的事、对自己有益的事坚持去做,总会收获不一样的自己。
静待花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