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一个几乎不迟到的人,在任何场合,不管是跟朋友、亲人等熟悉人之间的约定,还是说是跟外部合作伙伴的约定,我一般都会早早的开始准备以防迟到,并且我绝对不会最后一个到。一直觉得我这个人还算是拥有“守时”的美德,会被人归类到靠谱一族。
我也一直觉得这个行为挺好,直到我五岁多的女儿用她对于“迟到”的理解改变了我这种良好的自我感觉。
在她转学到现在的幼儿园之前,我们在家门口的一所公立幼儿园上学,每天会由我把女儿送去学校然后我再去上班。虽然距离倒是很近,但是早上时间就那么一点,我一般会在八点钟叫醒她,收拾准备好之后八点半就必须出门,否则我就要迟到了。通常我们都是卡着点进校门的,当然也来不及到学校吃早餐了,也就只好利用八点到八点半之间的这个时间让孩子用餐,我则化妆洗漱之类,以保证我们能同时出门。
这样的作息我们一直都践行的还不错,孩子学校八点五十会进入教学时间,算下来时间是比较紧张了,因为到学校要爬一段比较蜿蜒而且距离很长的楼梯。
有一次,送孩子的被子到学校,就顺便跟孩子一起同路进了校门,快到教室门口的时候,女儿说“妈妈,我今天又是最后一个也”,我很诧异“你还没进教室你就知道啦”,女儿边说边指着教室门口靠墙的 一排书柜(用来放小朋友的书包):“对呀,你看她(同学)的书包已经到了,平时不是她最后就是我,那说明今天就是我啦”,我说“嗯,有道理呀,那你是最后一个你不着急吗?”孩子说:“不着急呀,我又没有迟到,也没有影响多少学校的活动,我为什么要着急呀”。
事后我在想,如果我是孩子,我可能没有那么好的心态,在群体中,我非常害怕我因为最后一个到校被议论,而且我也不允许自己成为最后一个。其实我仔细的在回忆,我为什么那么害怕成为最后一个,是因为我心里有一种焦虑和不确定,我会害怕因为最后一个到达而错过什么。我闭上眼睛,就听见我妈妈在我耳边说“为什么别人都能做到,你不能呢?你再这么摸索你就迟到了,迟到了老师讲的什么你都不知道了......”我心里的焦虑就这么的产生了。这种焦虑来源于对时间观念错误的解读,其实只要事件在可控范围内,允许一点点的时间误差并不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慢慢的,我跟着女儿的成长也在尝试改变,减少自己的焦虑,重新疗愈自己。在社交中,我们为什么一定要规定自己永远必须守时呢?其实只要尊重规则,在一定的范围内,迟到是可以补救的,它并不像我妈妈从小告诉我的那样恐怖。
我也在反思,孩子现在心灵纯洁又幼小,我更应该学着用正确的方法去引导孩子,避免给她造成不必要的焦虑,不应该把大人想象的很多没发生的后果加在孩子意识中,相信她们有一定的自控力和思考能力,去适应社会和建立内心的秩序,家长应该尽量的少干扰多引导。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