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公问曰:“何为则民服?”孔子对曰:“举直错诸枉,则民服;举枉错诸直,则民不服。”
【译文】
鲁哀公问孔子说:“怎样做才能使百姓信服呢?”孔子回答说:“提拔正直无私的人放在邪恶不正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会信服了。如果提拔邪恶不正的人放在正直无私的人之上,老百姓就不会信服了。”
【解读】
亲君子,远小人,这是孔子为人处世的一贯主张。引申到选用人才方面,就是荐举贤才、选贤用能。把正直贤德的人才安置在邪恶不正之人的职位之上,邪恶奸佞的人就无法施展,如此一来正义得以伸张,社会风气就会祥和端正,老百姓自然也就心悦诚服了。反之,把邪恶不正的人安置在正直贤德之人的职位之上,正义无法伸张,小人就会得志,社会风气每况愈下,百姓自然不能顺服。由此可见,能否正确选拔人才对于领导者来说至关重要。
读的越多,越觉得自己知道的越少。
我们学过的很多的智慧都在这里体现并告知到了,学论语才知学的太晚,虽然道理一点一点的都知道了,但终归错过了很多。
书到用时方恨少的人比比皆是,但是谁让我们错过了经典的知识体系,是社会还是阶层?
有些道理不懂得也并不影响人生,譬如这知人善用,非领导者其实是没有什么影响的,然而,懂得总归是有好处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