噜爸:
对于噜噜开学后的奥数班,我希望我们能慎重考虑。
开学后的奥数班噜噜是不太希望上的,她担心的是作业的问题,而我看到的是她对奥数的不感兴趣。听到你打算给孩子报的时候,我比较纠结,有点小焦虑。我这两天一直在试图理清楚自己焦虑的点是什么。
我是这么理解这件事的。首先从孩子的兴趣来说。当然,一个人对一件事的好恶是可以培养和引导的。但一个人天然地对一件事物的喜爱和后天的培养、引导有什么不同?前者是发自内心地爱,后者当然也可以引发出孩子出于内心的热爱,但有些是源于对胜利和成功的渴望,出于对失败恐惧。突然想到,这是不是也是那些搞了很多年竞赛后的人再也不愿意从事相关工作的原因。这些人做着看起来“热爱”的事,而由于仅仅是出于对成功的渴望,所以十分消耗自己的能量,从而感到身心疲惫。包括那些学着某些专业的研究生们,有多少出于爱,我们看到更多的利,是不是对自己将来的就业有利,赚钱有利…
我特别害怕的就是噜噜失去自我,长大后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什么。试想那些习惯了把学校的各科成绩作为自己是否优秀的孩子们,离开了这套评价系统后,他们面对的是什么?作为家长,不应是这个评价系统的帮凶,我们要学会弥补它的不足。当然,我这么说不是否定学校的学习,也一样要努力学习,努力准备考试。
我非常赞同你说的,真正热爱的东西,你不会在乎是不是能赢,而且做起来也不会觉得累。
其次,我想说说小学的学习。我们在娃上小学前,都认为小学主要是培养孩子学习的兴趣和习惯。当初我们还决定不给娃报奥数班。但到了这个环境中,且了解了数学可以开发思维后,我们觉得可以让孩子试试,我的想法是孩子对这个感兴趣就继续。小学阶段我还是希望孩子能有更多空白的时间。有时间去弄那些她不那么喜欢的,还不如让她做点喜欢的事,即使是无聊,不也是童年的一部分么?再说,很多想法不就是无聊的时候产生的吗?另外,我们都知道小学的成绩不重要,即使初中的内容也很简单,应付考试也不是难事,那小学这么大好的时光,干嘛要浪费在那几道题上呢?那么珍贵的亲子时光,何必又纠结在数那几个正方形上呢?
最后关于自信心。我从小到大在学习上最好的时候也就是中等偏上的学生,所以体会不到你作为学霸钻研知识的乐趣和傲视群雄的优越感。我在想一个人的自信到底来自于哪里?像你说的,当一个人不断在一件事上获得成就感,那他就会有自信。学习成绩好自然可以让孩子获得优越感,那不等于学习成绩不好的孩子就没有自信,离开那套评价体系,做起他们擅长的事,依然可以让他们光彩照人。
其实对比自信心,我更希望孩子拥有的是自我满足感和内心的充实感,而不是永远无法满足的空虚感。这些来自于什么?来自于她的阅读,她的父母。我一直觉得一个人童年的底色很重要,小孩子通过什么来了解自己?是通过她周围的人,特别是父母,她从他们对她的评价、反馈中看到了自己,即使那些评价和反馈不是真实的。
最后我想说家长要回归家长的角色,我们不是老师。人的一生很长,学奥数和不学对孩子的影响其实不大。对于孩子,我们是要去改造她,还是去看见真实的孩子,根据孩子的喜好顺势而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