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斩断“有为”进入“无为”

斩断“有为”进入“无为”

作者: 宝姐姐_296f | 来源:发表于2022-09-28 00:35 被阅读0次

    今天,又到了周二共读学习的日子。大家欢聚云端,继续共读【雪煮•道德经《老子的心事》】第三辑第四十八章:损。

    心中若有桃花源 何处不是水云间

    轮值主分享人是孩子王唐晓老师,她通读多遍,提炼浓缩,认真备课,结合《诗说老子》、崔东红、蒋春雷《冥想 科学基础于应用》以及最近二十多天来以亦新老师在《雪漠智慧课程》奉送的正念冥想彩蛋引导学员每天清晨正念冥想30分钟的实践的总结,分享得是相当精彩。

    大家也积极踊跃发言。并随机分享樊登读书推荐的《洞见》。结合《老子的心事》扫净心头执,不为而成事,令人豁然贯通!

    为学日益,为道日损。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

    《洞见》这本书告诉我们说:

    1.我们的大脑有很多特性,其中一个就是欺骗我们。P.04

    2.我们看世界时所见的事物,并不似表面看起来那般独特、真切。P.26

    3.你以为自己是电影导演,但其实你只是个观众。P.86

    4.平常的生活就是一场幻觉,刺破幻觉,看到事物的本相,你才能得到真正的自由。P.241

    两本书籍的精彩摘录:

    如果希望自己能有丰富的学养,就必须忍受积累知识的麻烦。不过,很多事情麻不麻烦在于你的心,如果你能把心调整过来,多麻烦的事都会变得不麻烦,因为那也是一种快乐,学习的快乐,成长的快乐。

    虽然智慧的顿悟很快,但是对很多人来说,在顿悟之前,要经历很长时间的寻觅,要读书,要先找到善知识,找到善知识后还要建立信心,万事具备了,才会顿悟。所以,顿悟不麻烦,但是要让自己具备顿悟的一切因缘,却不一定简单。

    当然,对上根之人来说,顿悟很简单,他们在人生中已有了足够的感悟,把很多东西都放下了,又遇到了他们一见面就很有信心的善知识,于是他们的心灵

    就像干柴遇到火苗,一下就被点燃了。这个过程确实不麻烦。

    但是,即便智慧上顿悟了,也仍然要在事情上修炼,顿悟的智慧能贯彻自己的一生,贯彻在每一件事、每一句话、每一个心念之中,这同样是一个无比【麻烦】的事情。很多人在渐修的过程中坚持不下去,就会放弃但实际上,再麻烦,也不过是一种生活,换一个心态,去享受生活中的所有的过程,不要在乎结果,不要在乎速度,不也挺好吗?

    追求学问也是这样,只要找到追求学问的理由,人就能坚持下去,把麻烦变成另一种精神上的浪漫。当然,久而久之,这浪漫你也不在乎了,因为它成了你的习惯。不管浪漫不浪漫,你都会呼吸,都要吃饭,都要睡觉,学习最后也会变得跟它们一样。

    养成学习的习惯之后,生活种的任何一个点滴,都会变成你的营养。这时,学习就不麻烦了。所以,麻烦是人生的基础,所有成长和美好,都要经历一个麻烦的过程,才能享受到成长的快乐。

    你看,什么叫“有为法”?有刺激,有反应,有来有去,别人说你坏话,你骂回他,又造孽。所以,过去讲“凡夫畏果,菩萨畏因”。凡夫怕什么呢?凡夫怕承担后果,所以他努力地跟命运抗争,不断地在做一些事情,试图逃避命运的惩罚。菩萨不怕这个——所谓的菩萨,不是坐在神坛上的那个菩萨,是指开悟的人。一个开悟的人,他不怕承担后果,他怕的是别造孽。因为你造了孽,就一定会有后果,所以“无为法”,就是这边有这么多的引诱,有这么多的挑逗,有这么多的愤怒,有这么多的机会,让你去做一些事情,但你可以斩断,在我这儿停了,没反应,这时候“无为法”出现了。

    所以,这也是《洞见》本书的主要意义所在,“人类的大脑是自然选择设计的机器,对感官输入冲击的反应,差不多是反射性的。”我们经常是不思考就反射的。“从某种意义上讲,大脑的设计就是要它受输入信息的控制,而控制这台机器的关键,就是伴随输入信息产生的感觉。如果你以贪爱处理这些感觉,自然、反射性地渴望令人愉悦的感觉,自然、反射性地抵触令人不悦的感觉,你将继续被周围的世界控制。但是如果你能以正念审视这些感觉,而不是简单地响应,就能在某种程度上摆脱控制,你可以抵抗平常塑造行为的因,从而接近‘无为法’的境界。”

    哇,好棒,就你听完这段以后,你会觉得你担心什么呢?!你所担心的所有的事情,只不过是“有为法”,但是如果你能够让它停下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什么叫放下屠刀?斩断这些“有为法”,然后进入到“无为法”的境界。所以,《金刚经》说,“因‘无为法’而有差别”,这就是涅槃。

    所以,从入世的角度讲,这样的修炼也是有好处的。在这段话结尾的地方,我们送给大家这么一段话,是我觉得很美的东西。这本书让我们发现了这个世界原本之美。如果你对书中所讲到的“空”“无我”“涅槃”这样的概念,有那么一点点体会,你会发现,无聊都会变得很有趣。因为无聊没有一个本质叫作无聊,有趣也没有一个本质叫作有趣,所以,你如果能够在无聊当中,去发现有趣的感觉,你的内心就产生了有趣的反应,这就是心流。

    所以,当你不喜欢一个东西的时候,往往不是因为那个事情本身不好,而是因为你做那个东西的方式出现了问题。

    最后,这个作者说:“冥想确实使我更幸福了一些,比起以往,我现在体会的幸福包含着对宇宙更真实的认识。我认为建立在真相基础上的幸福,比没有这个基础的幸福更好。这也就是我为什么会说,洞见冥想给你的生命带来的任何幸福增量,都是特别值得为之努力的:因为这些是可靠的幸福增量。”

    买一个包、买一辆车是虚妄的幸福增量,但是这些建立在认知提升之上的幸福感,才是真正有效的,能够陪伴你一辈子的幸福增量。

    【为道日损】

    修道和学习相反,他是一个做减法的过程,但同样需要每天坚持,甚至需要在每分每秒中坚持,把它变成一种生命本能。对个体修养来说,这一点非常必要。

    【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如何做减法呢?首先要发现自身的贪、嗔、痴、慢、妒、疑等,然后把它们给扫走,不要让它们蒙蔽自己、掌控自己的心。这些东西越来越少时,你的心灵就会越来越干净,越来越接近道的境界,最后,你的本体智慧就会苏醒。所以,在求道的过程中,干扰越少越好,执著、贪婪、仇恨等负能量也越少越好。所谓的修心,就是这么个修法。

    什么叫【扫】?就是斩断连绵不断恶念头,毅然决然地回到当下,不要继续想下去。不能把任何事情放在心上,不要时时牵挂它。如果你的心里还有牵挂,

    本体智慧就不可能开启,这时,不管你念多少遍咒子,心也改变不了,看到不舒服的还是会生气,甚至产生仇恨,而自己不能自知,更不能自控。这就是没有好好地关照自己的心,【其出弥远,其知弥少】了。为了避免【其出弥远,其知弥少】,最好的方法就是【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当然,也是【不如守中】,守住本体智慧不动摇,将多余的牵挂都扫走。一次扫不净,就扫两次;两次扫不掉,就扫三次;三次再扫不掉,就扫四次……一直扫到贪嗔痴慢妒都不能驻留在自己心里,自己心里只有当下的明白,就对了。

    甚么叫【扫】?就是斩断连绵不断的念头,毅然决然地回到当下,不要继续想下去。

    很多时候,有些人喜欢研究佛理,或在形式上做出一些努力,但回到生活之中,他们却会忘掉反省自己。一旦反省自己,他们有会被眼前的困难给嚇倒,觉得自己跨越不了,战胜不了人性的障疑。我告诉他们,人性中的污垢确实很难洗掉,因为它就像体液渗透在细胞中那样,渗透在我们的所有行为心念之中,你必须不断地洗,不断地反省自己,不断地清扫。假如你能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战胜自己,除非你放弃了。

    所以,永远专注于当下在做的事情,不要让任何事情干扰自己,更不要自己干扰自己。你想一想,如果能做到这一点,自己能做多少事情?

    【以至于无为】,扫到最后,心里就一点执著都没有了,这时就达到了无为的境界。

    【无为而无不为。】虽然心里没有执著,但还是会做事,而且不管做甚么事都不会在乎结果。不在乎结果,只管积极尽心地去做,就是无为;因为不在乎结果,所以永远不会放弃,因为制心一处有本体智慧的照耀,所以凡事都能找到根结所在,并且能够顺势造势,自然做什么都能成功。

    心无杂念,精神高度集中,专注于当下,于是就得到了大力。【精诚所至,金石为开】—虔诚专注在当下的事情之中,那么不管多大的困难都能解决。

    达到制心一处的境界,就联通了宇宙中的某种存在,得到了超越她本身力量的加持。可见,制心一处的力量是非常强大的,它能让人超越一般状态下的自己。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斩断“有为”进入“无为”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gqa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