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背包扔过墙”,这是樊登读书联合创始人郭俊杰在他刚出版的新书《简单做事》里提出的一个观点。
行动最重要,解决问题更好的办法是行动起来。
只有行动起来,原来模糊的思路才会越来越清晰,也只有行动,才会在具体实践遇到问题时,主动去思考要怎么做才能做得更好。
对于方案,是不是还可以再优化调整一下;关于项目,是不是还需要额外学习一些知识和技能,来顺利保证项目的完成呢?
杨绛先生曾经说过一句话:
“你的问题在于书读得不多⽽想得太多。过度规划未来,过度思考⼈⽣就是病,得治。”
我遇到一位资深的出版社编辑,她们会经常开展一些读书会或者共读营之类的活动。
有一次在读书分享会上,她说:
“有的人,最大的努力也就停留在入群而已。”
这句话,令我的印象非常深刻。
这是我分享的第一个观点:行动。
现在很多人或多或少都有焦虑感。还有一部分人是学得越多,越焦虑。这是什么原因呢?
其实,归根结底就是对自己的认知不够。
想要缓解焦虑,停止内耗,就要避免想得太多,主动地提高自我认知。
我前几天写读书笔记时提到过,梅花创投创始人吴世春老师的新书《自适力:创业者持续进化的六项法则》里的六项法则里,其中一项法则就是认知。
认知决定了事业的高度。
现在更多的人越来越重视精神层面的丰盈,郭俊杰老师从创业的角度重新对工作进行了定义。
我想从工作的态度决定工作效率这点来谈一下认知。
每天朝九晚五,上班摸鱼,按月拿薪是很多上班族的状态,这样的状态来自于他们找不到工作的意义。
稻盛和夫在《斗魂》里面说:
“人生的结果不由别的,而是由我们自己的双手,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决定的。”
如果在现实生活中,工作让自己觉得没有价值,就要调整心力,努力让工作变得有意义,变得有价值。
比如:
工作可以让全家人一起开心地出去旅游;
工作可以让自己过上更好的生活;
工作可以给父母提供更好的养老环境......
这些对于自己想要实现的目标都可以变成工作的意义或者目标。
在《简单做事》一书里,我学到一个新的名词“消间机制”,它指的是上层领导即便想听意见,下面的基层员工也不想说了。
这是什么意思呢?
就好比老师和学生的关系。
唯有学生保持空杯心态,把自己那半杯水倒掉,才能装满新的一杯水。
这里的老师就好比是基层员工,学生好比是领导,对于学生来说,听了和听进去是两码事。
在实际工作中,要努力进行自我调整,找到那个让工作变得有意义的点。
只有这样,每天一睁开眼,才会动力十足,迫不及待地想要开始一天的工作。
这是今天分享的第二个观点:认知。
最后,我们来说说信任。
郭俊杰老师在《简单做事》这本书里面说到创立樊登读书的关键就在于信任。
他和樊登老师在认识两周后就决定一起做读书会这个事情,这个事情一做就快10年,一直做到樊登读书现在拥有了6000万用户的规模。
《简单做事》这本书里面提到过一句话:
“背靠背,直面自己的战场,努力迭代,把身后匀给队友。”
有时候,做到信任是很难的一件事情。
我们自己有时候都不可能100%地相信自己。背靠背,做各自应该做的事情,把信任交给团队,交给队友,这需要足够的勇气。
以上就是今天简单分享的三个观点:行动、认知和信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