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学称,人心的本质是攀缘。这句话的意思是我们的内心时时刻刻都在忙着与其他事物建立联系。这是因为人是具有社会属性的,很多需求是难以自我满足的,这就需要我们从别人那里获取。人类无法离开社会支持系统而独立存在。
在人类的基因里,我们对社会关系格外看重。人际交往的本质是价值交换。任何一种交往过程中,别人会对我们提出请求,我们也会对别人提出请求。在某些情况下,我们甚至会主动帮别人做一些事,以获取一点安全感,希望得到回应,佛家说“广结善缘”,为的是他人在未来可以知恩图报。
可是问题来了,如果别人的请求是我们内心很不愿意做的事情时,我们却很难说“不”。尤其是当我们一直对别人有求必应的时候,偶然拒绝一次,那么前期的积累就会归0,这就更增加了拒绝的难度。其次,拒绝时的内疚、担心别人或外界环境对自己的负面评价也是我们难以拒绝别人的原因。
可是不拒绝,我们自己会难受,怎样才能让伤害减小到最小呢?
1.坚守自己的原则,不做半吊子。
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始终坚持做自己,别人就会了解你的生活方式和处事原则,在他们的请求与你的原则相冲突时候,他们自然不会对你提出请求。而如果你总在自己的原则上动摇、妥协,那就不能怪别人难为你了。
记得有一期《奇葩说》讨论的辩题是,婚前是否应该啪啪啪。黄执中说过一段话大意是,在这个问题上坚持做保守派的和坚持做开放派的情侣都会是快乐的,而交往过程中矛盾重重的、不愉快的往往是那些半吊子,既想坚持自己的原则,又想考虑对方的感受,这样两难的情况下自然会有不良情绪产生,要么埋怨对方不够爱自己,要么担心自己得不到爱。
有一些微信公众号的作者,因为关注的人很多,经常会有读者将自己的困惑问题写在公众号后台,希望得到作者的回复。如果提问题的读者很多,这些大V作者其实是忙不过来的,因为优秀的作者总会写出很多触动人心的文章,而他们往往都很忙,时间价值很高,如果回复所有读者留言自己的时间和精力跟不上,不回复又会被认为没有亲和力,所以有的大V作者在微信朋友圈明确了自己的原则:鉴于信息太多,不保证全部回复,请大家谅解。可以付费咨询,收费标准500元/小时。这样在明确了自己的原则之后,既可以过滤掉一些需求度不高的读者,又可以解答真正需要回答的问题。
如果你是一个做事没有原则的人,很多情况下就很难拒绝别人的请求了。所以建立或完善属于自己的原则,避免一些不必要的伤害还是可以做到的。
2.建立内在的心里评价机制,成为你自己
我们看到生活中有一些人,他们总是活在别人的期望和要求中,他们失去了自己,是个没有自己的人,他们甚至会自我牺牲去满足别人的要求,因为他们活在别人的评价机制中,害怕别人对自己有负面的评价,因而丧失了自由,自己的力量越来越弱,对外界越来越敏感,越来越不能拒绝别人的请求。
还有一些人,他们通常自己构建了完整、独立的三观,并且内心有一个衡量自己的标尺,他们活在自己内在的心里评价机制中,听从自己内心的声音,走在成为自己的路上,不太需要通过别人的肯定来肯定自己,因此对别人的看法也不太在意,拒绝别人也就不走为奇了。
有心理学家说这种内在心理评价机制不是自私自利的自我中心主义,而是最健康的人的心智模式。“成为自己”意味着更健康更自由,但也意味着自我负责。想做一个自由人,就要有勇气为自己所有行为的结果负责。
如果你拒绝别人是为了做更有意义的事,如果你走在成为更好的自己这条路上,那么你是自由的,你一定会有勇气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3.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提升自己。
我们说一切人际交往的本质都是价值交换,商人之间交换的是钱财,爱人之间交换的是感情,朋友之间交换的是兴趣爱好,技能分享交换的是影响力。
我们看到很多有能力的人,他们从不请人吃饭,也不给别人好处,经常拒绝别人的要求。如果仔细观察就会发现,他们并非喝了很多“如何拒绝别人的鸡汤”,而是因为他们掌握着独特的资源,不需要小心翼翼地维护自己的社会关系,不担心别人不与自己交换。
这不是他们有勇气,不是冷漠,更不是不近人情,而是他们没那么需要对方。同样,很多情况下,你之所以无法拒绝别人,是因为你能力不足,你无法离开对方,所以你需要小心翼翼维护你们之间的关系。
那么,与其不敢拒绝别人,指望别人有朝一日能帮自己做事,不如提升自己,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自己拥有了一定的社会价值,就会更加从容,不管是为了内心的优越感还是潜在的价值交换,我们获得回报的概率都会更大一些。
所以你看,拒绝别人需要的是有自己的原则,建立自己内在的心理评价机制,培养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如果你正在努力成为更好的自己,提升自己的能力,那么你就会越来越优秀,越来越有勇气拒绝别人。此时,你不会因为拒绝而内疚、焦虑和担心,而是宁静、从容和自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