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党和政府对历史、对人民的庄严承诺,脱贫致富的路上,一个都不能少。
近年来,随着一系列优惠政策、帮扶措施不断落地实施,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建设、贫困户的生产生活等方面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广大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自我发展的能力明显提高,精神面貌显著改变,贫困户“一达标,两不愁,三保障”已不再是问题。
然而,却有少数贫困群众在享受扶贫政策带来“实惠”的同时,缺少主动脱贫的内生动力,缺乏自力更生的奋斗精神。“干部干、群众看”、“坐在门口晒太阳、等着政府送小康”等现象屡有发生,更有甚者,家务小事能自己解决的,却依然等靠扶贫干部来帮忙。还有部分贫困户的生活已离不开帮扶干部,更离不开扶贫政策带来的“实惠”,如今,要让这类少数贫困群众欢喜摘掉“贫困户”之帽,反倒是个“问题”了。
如果这种风气得不到及时扭转,脱贫攻坚的推进也会越走越艰难,乡村振兴战略就无法落地开花,党和政府的公信力也必将受到影响。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贵在立志,只要有志气、有信心,就没有迈不过去的坎。”“扶志就是扶思想、扶观念、扶信心,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起摆脱困境的斗志和勇气。”脱贫攻坚的主体是贫困群众,光有好的惠民政策和帮扶措施,若无贫困户的主动配合和作为,就会像重拳打在棉花上,难以奏效。
人人都有致富的想法,但想法不代表行动。如果没有致富精神,必然怕苦怕难、安于现状,不可能将想法付诸行动。“心病还得心药医”,只有想方设法帮助贫困群众树立致富精神和依靠自身努力脱贫的思想,根除“穷根”才能实现。
面对这些情况,在注重资金和物质帮扶的同时,抓好“精神扶贫”,就等于牵住了脱贫攻坚的“牛鼻子”,抓到了关键和要害。要彻底摆脱贫困,首要的就是精神脱贫,让贫困群众从思想上、精神上增强战胜贫困的勇气和内生动力,不断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共建美好家园的愿望。
因此,在当前的脱贫攻坚工作中,不仅要关心困难群众的物质生活,也要了解其精神生活,既要重视物质帮扶,更要重视思想帮扶。要下一番“绣花”功夫,多关注贫困群众的思想状况,做好科学知识普及和心理疏导工作,在文化层面给养,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大力开展系列诸如“不赡养老人、不积极参与公益事业”等道德缺失问题评议等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和健康文艺活动,倡导和树立文明的民俗乡风,引导贫困群众立足勤劳、诚信、感恩,以饱满、健康的精神状态来配合当前脱贫攻坚工作。扭转一些群众无故对抗政府、对抗干部以及消极懒散的思想,达到“知法守法、明德尚行”的目的,建设“和谐、美丽、平安”的新农村。
我们熟悉的小品相声《懒汉脱贫》《张老二家的笑声》《扶起来》和微电影《出山记》《打通最后一公里》《春天移民之路》等,都体现出,在“打赢脱贫攻坚战”这个过程中,人们思想的觉悟和精神的振奋,才是真正脱贫的最终因素,只要把贫困群众的积极性调动了,国家的惠民政策才能春风化雨,开花结果。
然而,贫困群众思想的转变并非一朝一夕之功,脱贫攻坚的路上,我们帮扶干部需要本着“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随困”的目的,付出百倍、千倍的努力,全心全意为老百姓办事,主动去赢得群众的认可。想的都是问题,做的才是答案。站着不动,永远是观众。
一是深入群众当中去,把扶贫的各项政策向贫困群众讲清楚、讲明白,让每一个贫困群众对自己所享受的扶贫政策都清清楚楚、明明白白,思想上感党恩,行动上跟党走。二是通过群众评议和创办农民夜校、讲习所等方式,弘扬自尊、自爱、自强的奋斗精神,让“争贫可耻、脱贫光荣”的思想深植于群众的脑海中。三是针对村里实际情况,把那些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劳致富的正面典型树起来宣传,形成正面的激励效应。然后,对不履行赡养老人义务、虚报冒领扶贫资金、严重违反公序良俗、一心只想“等靠要”等反面典型进行曝光,形成强大的警示教育效应,激发贫困群众勤劳实干、埋头苦干,撸起袖子加油干的奋斗精神。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