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得不承认,我的父母并不完美,或许每个人都对自己的父母有不同程度的抱怨。拉黑自己父母的北大博士对于自己的父母的抱怨如数家珍,虽然在我看来他的家庭条件在一些方面是比我有优势的,至少他父母的文化水平比我父母的高。
我觉得为人父母没有想清楚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情。为人父母并不是一件具有优越感的事情。当我敲下这些话的时候,我感觉到了我所处环境对我的不接纳,但是没办法。
每个人出生,或者在重男轻女的家庭中,都会面临着对性别的要求。有男孩的家里希望有个女孩,有女孩的家庭里面希望有个男孩,这其实可以理解,我是女孩,我希望自己有个女儿,这样我就可以让她更好,比如希望她在青春期的时候作为妈妈的自己可以给她更多的指点,但是如果要让我养育一个男孩子,那么作为女性的我可能就没有一些性别优势了,毕竟,最近看的一本书名为《妈妈说给青春期女儿的悄悄话》,与之对应的是《爸爸说给青春期儿子的秘密话》,而一子一女,很大程度上满足了夫妻双方在抚养孩子方面的需求。但是,世界上不是所有的事情都会如此美好,两子两女,多女一子,多子一女的事情时有发生,而且因为农村的情况,女孩子的处境很是不好,高中的时候和大学的时候我接触了很多独生女,我也因此对她们心生羡慕,因为她们得到了比我更加公平的对待。所以,这是我骨子里对性别平等的渴望。
昨晚看了一段话,讲到王志文主演的一部电视剧的台词,里面讲到:养儿防老?如果养儿是为了防老,那父母就毫无伟大之处,他们养儿就是在进行投资,而且是未知风险的投资,那又何来恩情。说这句话,思考这句话的人,我觉得都是有文化的人,或者说,有批判性思维的人。其实说养儿防老的人其实在某些程度上是在编织谎言,她们说的话可能自己都没有思考过。我一直觉得农村人的思想并不自由,因为他们的生活太稳固了,就像“孝”文化,这点上从根本上就已经剥夺了别人否定和质疑的权利,农村并不是一个思想自由包容的地方,相反,给了人太多的枷锁,忤逆,不孝,这是十分排他的。但是,往往农村会出现一些让人寒心的事情,有些甚至于泯灭人性。“孝”文化其实就是一块遮羞布,揭开来其实满目疮痍。“孝”代表着服从,但是服从就会有统治阶级和被统治阶级,这在根本上不符合现代社会的平等标准。我觉得人的关系不是统治被统治,而是建立在平等之上的沟通。
在电视剧《都挺好》中,苏明哲的行为被很多人认为是愚孝,因为他不顾自己小家的安危,执意满足父亲苏大强的无理需求。这让我想起了我的大伯父,我的大伯父二十多岁去世,因为肾炎。他的肾炎是怎么得的,我认为一部分是他愚孝,一部分是我奶奶的过错。我奶奶12岁嫁给了17岁的我爷爷,我大伯父是家中长子,我父亲排行老六,前面还有一个姐姐,家里大大小小七个孩子,六个男孩子,七个孩子需要吃饭穿衣,正常人家哪里能供养的起,我爷爷就一个劳动力,我奶奶大肚子的时候很多,我大伯父担起了自己所谓的“孝”,还没长大的孩子,就像苹果树的幼苗一般,开始为了一个大家庭挣工分,结果超负荷,得了肾炎。我奶奶到死还念着我大伯父,但是我大伯父死了,怎么死的,我只想说,奶奶,你为啥不和我爷爷少生一两个孩子呢?让我大伯父可以成长成一个健康的成年人。我大伯父英年早逝,我爷爷活了91岁我奶奶87岁,在我看来,我爷爷奶奶活了那么久,真是对自己莫大的讽刺。我为我的大伯父感到惋惜。
农村因为“孝”,放大了父母对孩子的付出,的确,生育是不容易的,但是原谅我在这里说的这些话。一些农村的成年人,身体成年了,但是在思想意识上并没有成年,独立思考的能力欠缺。父亲对孩子,早知道我就不生你,孩子回了一句,按照你这样的逻辑,我也可以说,早知道我就不出来了。这样父亲哑口无言,反过来指责孩子,你不孝。做孩子真是顶着莫大的压力呀。最近网上的童模事件引发出了和啃老相似的词语,叫“啃孩子”,即孩子为父母的行为买单。正如上面所讲的父亲和孩子,父亲说的话否定了孩子,如果孩子肯定父亲的话,那么长大后必定会有一段时间陷入对自我的否定和怀疑之中,为了自己,孩子本能的反击,但是却被冠以不孝,忤逆的罪名。试问,这个父亲,算是一个合格的父亲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