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6999039/34c539db45cdc0fc.jpg)
长大之后才明白,接受遇见与不见,是一样的。
这个道理,在22岁的时候,才逐渐领悟。
谈论很多的事情,关于世界,关于哲学,关于自己的人生观,价值观,恋爱观等。
两个人在一起,互相喜欢是不够的,男再帅女再靓,还是无法避免会有矛盾发生。
要互相尊重,及时沟通,才能长久的走下去。
西湖,美在意境。
夜晚的西湖,被浓雾笼罩着,一层淡淡的白色,雷峰塔依旧灯火通明,吸引着人们驻足停留。
他提议,上去转转么?
我笑着摇摇头。若是月光广场的巨大的可转动的经纶,说不定我会很感兴趣。这一个盖着琉璃瓦,发着光的宝塔,实则没什么太大的意思。
索性停下车来慢慢沿着湖边走。一路的桂花开得煞是好看,香气袭人。夜晚的风吹过,带着阵阵寒意,直沁心底。
谈笑间,樯橹灰飞烟灭。中秋之后的月,圆圆的挂在漆黑的天空,泛着白白的光。
清辉冷月,月圆人团圆。真是个喜庆的日子。
九月之后,各个品种的桂花也相继开放。谈论着桂花的品种,有金桂、银桂等。金桂就是俗称的丹桂。红红的,可做桂花糕,桂花酿等。而银桂花蕊是白色的,香气扑鼻,颜色虽不如丹桂艳丽,却也清新可人,甚是欢喜。
当谈论到,是西湖成就了杭州,还是西湖因为在杭州而闻名遐迩?这其中的因果,抑或说是相互成就的当中,必然是有当年文人骚客留下的各种诗歌文学典籍中频频出现,才使得西湖世人皆知,闻名中外。
从柳浪闻莺到断桥残雪的那一段路,弯曲又绵长。
那一段路,在我初到杭州之时,隔三差五就过去走走。很多时候是一个人,寻找夜色,一步一步,像是一个年迈的老人一般。
说起那条路,应该是有些遗憾。很早之后便知晓:上有天堂,下有苏杭。年幼时,总想着待我长大,要和心爱的人走一走这如天堂一般的苏杭。如今,辗转来到杭州,当时的心上人,早已如浮萍一般,散落在风雨中。
惜取而今现在。
心里的执念一直放不开的时候,就该劝自己换一种活法。
看到有人在朋友圈发了一句话:以前是,我喜欢谁,就对谁好;现在是。谁对我好,就喜欢谁。
我不喜欢这样的感情,把感情说的像是一场交易。交换的条件不过是谁对谁的好。这种好,很大程度是物质上的。也就是安全感的缺失。当自己没有足够的钱去支撑自己的梦想的时候,就连想去喜欢谁,想要和谁在一起这种事情也是没有自由选择的权利。
当然,很多不婚者,基本上都是可以不去依赖他人而存在的。
和从小一起长大的闺蜜谈到远嫁这个话题。
为人子女,自然应该更多的为自己的父母考虑,但是在追求幸福的同时,可能在一定程度上会与父母的期望有所冲突,这个时候该怎么样的去取舍?怎么样说服父母去接受?还是自己妥协?
当明白婚姻并不会改变生活的本质的时候,开始了很长一段时间的恐婚。现在对90后各种看不懂的现象里就有这一项:日常恐婚。
对物质生活的缺失所造成的不安全感,对所托非人的假像,对假想敌存在的合理分析。种种都影响着是否要在合适的时间进入到婚姻。是否这样的婚宴关系是稳固的,是可以长期存在的。现在的大数据显示,离婚率一直持续增加,当网络上一篇爆文《第一批离婚的90后》凭空而出的时候,开始反思的是谁?是怎么样的原因导致了刚进入到婚姻的,就走向这样的结局?
“自己一个人都可以过得很好的时候,为什么需要两个人?”
如今的时代,女性有了更多的选择的机会,可以经济、人格独立,可以选择独身,可以选择不婚。当你有钱时,你也可以让自己过的很好。还不需要受气,不需要去依赖其他人。
很多女生,在经济上没有底气,只能去结婚,只能脱离社会,承担起养育的责任。这是人类最本能的,是不需要学习就有的本能。
就像那句话说的那样,姑娘,你不努力,可是要结婚的哦。
愿你坚强到无需有人宠有人爱,
却还幸运到有人宠有人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