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一生是漫长而精神孤独的,无须讳言,这世上,并没有多少人能真正理解我们自己。每个人都有或多或少的朋友,但仔细审视内心,其实一个人真正的知己可能不超过几个人,很多很多人终其一生,甚至一个都找不到。这种精神上的孤独感,让我们不断的探寻求人生究竟是什么,我处在什么位置,还有别的人跟我一样迷茫,痛苦或快乐吗?
可能每个人真的很特别,也可能是我们的品位特别肤浅、深刻,匪夷所思,与众不同,更可能的是我们无法描述内心的需求,于是无法沟通,有时我们甚至不知道自己想要什么。另一种可能是,这个世界太小,我们认识的人太少,所以我们无法找到沟通感情的知己——张爱玲的孤独大概只有曹雪芹能慰藉。所以我们需要超越时空,阅读别人的思想,体验不同的感情经历,一旦寻找到无法言喻的情感的共鸣,精神上的孤独与痛苦,就无形中释放宣泄了,似乎无处安放的内心就平静了。
寻求内心平静的过程,实际就是大多数人阅读的终极目标。用最伟大作家的所思所想所感来充实我们的精神,过程是缓慢、渐进的。即使分享了这些思考、感受和意境,也还有很多要思考:我们的一生随时间在流逝,但我们慢慢地不会若有所失,充满迷惑。从时代中解脱出来,对自己在时空中的位置,我们能从管中窥一豹——虽然不是很多,但终归能略见一斑。我们会知道自己怎么出现在人类历史中,我们或者能更好处理跟其他人(亲人、情人、伤害自己的人)的关系,更好应付某种情景(是非黑白、爱恨情仇),同时也知道如何从平凡的生活中更好的体验各种各样的快乐、痛苦与哀愁。重要的是,我们将体会到更高层次的感受和思想,这让你有了某种审美上的快感——你会理解为什么蒙娜丽莎的微笑有多特别,贾宝玉的春梦为什么道尽中国传统哲学,而莫莉的春梦却被西方心理学推崇备至——一旦你体会了这种快感,你会发现似乎其它什么都不再重要,重要的是,你理解了它!
这里推荐的书,读完并不需要多久,但完全理解书所要传递的思想与精髓,则甚为难言。阅读这些书将会成为整个人生重要的组成部分,有些人,可能终其一生,也无法理解某种思想或感情,有些人却不然。
关于书的价值,我不想多言,它不是魔法,阅读它,不会让你我自动变成“有修养的人”,它无法解释人生中的种种奥秘,更不会使人“幸福”—— 听过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并人的目的并非过好一生,而是体验,阅读即体验。就像看恐怖片,并不是为了恐惧,而是体验刺激,我们看悲剧,也不是为了哭哭啼啼,而是体验情感,即便我们的情感会经常被文字、镜像所操纵戏弄。有很多书可能极具娱乐性,但阅读不只是为了娱乐,如果一本书不能激发你开始思考些什么、体验到什么——那大概它不值得你花时间,或者根本就不值得阅读,毕竟让人精神欢乐的方式太多了。且慢,如果你没有阅读过一本书,怎能确定这书值不值得一读?如果你花了很多时间发现这本书不值得一读,岂非浪费生命?这真是个悖论。如果我告诉你这是值得一读的书,你只能选择相信我,做这个书单,我可能偏颇,遗漏,我赌上我的声誉。
部分人可能偶尔接触过书中的作者,但过耳即忘。这意味着对学生来说,绝大部分作家连名字也没听过。他们头脑正常,但识见有限,被迷茫和困惑的感觉包围:单纯解决日常柴米油盐问题不是生活的全部,他们的内心在躁动而无法平静,或者孤独一人时,游戏、电视剧与综艺节目也无法慰藉内心,莫名掉下数滴眼泪——在某些地方还存在着其他情感与思想的世界,召唤他们去探索。Q.E.D.
我把书分为几类,文学列为一类,因为文学的生命力最强,这可能是因为好的文学作品叙述人类某些永恒的人性、情感或对人生困惑的思考,这贯穿人类的始终,几乎不随时间而消退,好的作品流畅千年(长期)。哲学与文学其实类似,只是哲学更像文学中的科学,缺乏情感交流,而更多是精神探索,脑力运动,受众更少。历史大概介乎长期与中期其间。社会科学不断推进,它跟物理等科学其实类似,对人类的物质生活推动作用最大,功用实用性最强,却解决不了人内心的问题,所以即便当时、当今最好的社会科学著作,在历史的长河中也显得渺小,或者它们只有几十年的生命力(短期)。商业、管理学的书,生命力就更短,它们大概只有3-5年的有效期,读这类书实则浪费生命。但讽刺的是,这类书市场最大,而且对功利最实用。对人类最有用的文字常常不值钱,最没用的文字却常在当下最值钱。曹雪芹,陀思妥耶夫斯基,乔伊斯穷困潦倒,作品流传千古。韩寒,金庸,吴晓波等却富得流油,虽然我很确信他们会被扫进垃圾堆🤔 阅读也能帮助我们处理这种困惑——人生不如意事常八九,而且常常并不公平。
文学部分 Literatures
为了挑战文无第一,我尝试用星级点评作品,我知道必引起争议。每一部名著,当然并不一样,其水平与深度也参差不齐,谁也不得罪,泛泛而谈地统称为名著,或放在同一起点,实违背了实事求是原则,鱼和熊掌当然有着本质上的差别。
荷马史诗:《伊利亚特》和《奥德赛》
紫式部(978-1016?或1031年?)《源氏物语》
无名氏 《一千零一夜》
王实甫(1260-1336)《西厢记》
施耐庵(1296年-1372年)《水浒传》
罗贯中(1320年-1400年)《三国演义》
兰陵笑笑生(1530?-1600?)《金瓶梅》
汤显祖(1550-1616)《牡丹亭》
莎士比亚(1564-1616)《全集》
塞万提斯(1547-1616)《堂吉诃德》
吴敬梓(1701-1754)《儒林外史》
曹雪芹(1715-1763)《红楼梦》
歌德(1749-1833)《浮土德》《少年维特的烦恼》
简・奥斯丁(1775-1817)《傲慢与偏见》
巴尔扎克(1799-1850)《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
狄更斯(1812-1870)《双城记》
麦尔维尔(1819-1891)《白鲸》
福楼拜(1821-1880) 《包法利夫人》
普鲁斯特(1871-1922)《追忆似水年华》
马克・吐温(1835-1910)《哈克・芬历险记》
陀思妥耶夫斯基(1821-1881)《罪与罚》、《卡拉马佐夫兄弟》
托尔斯泰(1828-1910)《战争与和平》、《安娜 卡列尼娜》
韩邦庆(1856-1894)《海上花列传》张爱玲译
詹姆斯・乔伊斯(1882-1941)《尤利西斯》
弗朗茨·卡夫卡(1883年-1924年)《审判》《变形记》《城堡》
海明威(1899-1961)《短篇小说集》
乔治·奥威尔(1903-1950)《动物农场》; 《一九八四》
钱钟书(1910-1998)《围城》
张爱玲(1920-1995)《传奇》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7-2014)《百年孤独》
历史、哲学 History、Philosophy
司马迁 (前145年-前86年)《史记》
司马光 (1019-1086)《资治通鉴》
罗素《西方哲学史》
冯友兰《中国哲学史》
勒内·笛卡尔 《哲学原理》
大卫·休谟 《英格兰史》
让-雅克·卢梭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社会契约论》
康德《纯粹理性批判》
to be modified and added.
科学、社会科学 Science
牛顿《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
萨缪尔森《经济学》
哈耶克《通往奴役之路》
to be modified and adde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