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虽然已经出现了蒸馏酒,但是并不是现代意义的烧酒或白酒。人们只是通过把酒加热的方式给白酒杀菌消毒。那时候他们喝的白酒是真正的白色的米酒,也有人认为是比较清澈的酒,或者类似现在的清酒。因为“白”也代表清澈的意思,比如今天仍在延用的白开水。元代以后蒸馏酒正式进入了中国。现在我们仍能在西夏的壁画中看到当时人们蒸馏酒的场景。酒通过一个大型的蒸馏器从低到高,过程已经有点复杂。
有学者推测很可能蒸馏酒是在唐朝已经存在了。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中就有关于蒸馏酒的记录。在南宋也有了蒸馏酒的“烧器”。其实中国古人很聪明,有过许多伟大的发明。但是由于当时很多行业都是师徒制,经常出现“教会徒弟饿死师傅”的情况。所以许多发明都没有上升到理论层面,而且在技术上也会严格保密。加上当时沟通的不便利,所以一些传统的技术发展就出现了断层,并且也很难大力推广传播。一些特别好的发现也由于没有形成从点到线最后到面的范围而被遗忘。蒸馏酒可能也属于其中一例,以至于后来李时珍误会白酒是外来的。
作为农业大国,中国当时盛产稻米,桑蚕,大豆和茶叶。饮茶在唐朝成了一种风尚。作为世界上茶叶的原产地,在中国发现的山茶科植物共有260多种。在历史出土文物中找到的最早关于茶叶的证据是在西汉时。不过当时茶叶更多的被当做蔬菜来食用。有一些医书中提到它有治病的功能。汉代人喝茶更像是在厨房里烹饪,所以也有人把茶叶叫做苦菜。《神农本草经》中记载茶味苦寒,主治五脏邪气,久服安心益气,轻身耐老,是人们非常喜欢的。
西晋开始茶叶被正式当作饮品,还有一些关于茶粥的记载。不过相比饮酒的历史和记载茶在当时非常小众。不过茶叶入药已经被人们广泛接受。在唐代初期北方人沿用着茶叶入药,用浓茶漱口治牙龈出血的方子经常出现。初唐时的孟诜就在《食疗本草》中记载过茶作菜用,“茗叶,利大肠,去热解痰。煮取汁,用煮粥良。”还有“又,茶主下气,除好睡,消宿食,当日成者良。蒸、捣经宿。用陈故者,即动风发气。市人有用槐、柳初生嫩芽叶杂之。”人们已经明确知道了茶叶能够提升醒脑而且懂得了加工新鲜茶叶的工艺。
不过相较于喝酒,文人士大夫最初对茶的兴趣并不高。尤其是北方人,还经常嘲笑南方人喝茶。那时南北方有些分歧,经常会相互嘲笑。生活和饮食的习惯是他们最喜欢嘲笑的内容。不过经过了一段时间的相互影响,习惯也发生了改变。北方人开始喜欢喝茶,还追求茶叶香甜,软滑的口感。隋唐后人们开始静心品茶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