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与物为春

与物为春

作者: 南乡游 | 来源:发表于2017-09-26 18:24 被阅读0次
    与物为春

    第一次听说鲲鹏是在初中的语文课本上,当初单纯的以为那只是传说中的神兽,并且在脑海中把它拟物化,想象着它从海中一跃而起,激起千层浪,浪花中隐约可见一条条鲸鱼在翻腾,被带到了九重天又顺着浪花游归海中。鲲化而为鹏,伸出垂天之翼,振而一跃又是千里。

    于是鲲鹏在我心中的地位一下子上升到了与华夏的图腾——龙一样的地位,伟大不可纷说。

    小时候希望这些伟大是真实存在的,梦中可现;稍大些知道这是假的,便自嘲长大了没有童话;后来便佩服庄子那么一大把年纪还能写出“逍遥游”,还能读出童话的感觉,真是浪漫;现在稍懂了些这隐藏在背后的哲学观——与物为春。

    什么是与物为春,现在比较大众的说法是对周身满怀美好的期许和情怀。如果把“道家思想”的解读带入进去会读到更多的意思。下面我就结合李阳波关于“阴阳应象大论”的解读与陈鼓应对“庄子”的注释来谈谈我对“与物为春”的认识。

    首先来说说“性”“情”,“性”是一个人的修为,“与物为春”就是一种“性”,是一个人心性的一种选择;而“情”是一个人的修行,是修为的外在体现。即“性”是内,“情”是外,“性”驭“情”。

    在《庄子》里面就说到“才全”是一种“性”的极高境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怎么做到“才全”,这是个过程,不是一种状态,稍不留意,便与之擦肩而过,需要花一辈子来保持,也许修“人心”就是达到这种状态并且保持吧。

    人心通四时,人心变化反映四时变化,故人心无常,如果不可知,不可控,便会反复无常,如同季节混乱。人心应当识别本身四时,把握正确的节奏(这里的四时更多指的是每个季节代表的一种势,有否有泰,有阴有阳,四时的变化就是阴生阳长,阴藏阳发,比如春到冬,阴收,收得越厉害,势蓄积的越多,表现得就是冬天的极寒,到来年春天万物生长越昌盛,就如同出拳有力的前提就是收拳越多),这是一个不断蓄势的过程,在遇到一些外因或者内因对自身的刺激时有足够的势来对抗,而不至于心境起伏太大。

    这些外因或者内因是什么,有一种说法是“以物易性”,就算是圣人也有影响其心境的东西,《庄子·骈拇》里面有这么一段话“自三代以下者,天下莫不以物易性矣,小人则以身殉利,士则以身殉名,大夫则以身殉家,圣人则以身殉天下”,所以处在各个层次上的都有牵动其内心的东西,如果把这些发散思考一下会得出一个结论“在世俗中,一个人的德行应当媲美其所拥有的,否者就如同小孩抡大锤,所谓一念天使,一念恶魔,就包含了利欲熏心、欲火攻心等等”。

    一个纯粹的人至少性与情相符,如果把人们的伪装色卸去,其实还是有很多纯粹的人,当说某某虚伪往往指的是表现出来的情操很美好,可是其性达不到其表现出来的样子,这也是种保护色,是什么造就了这层“保护色”,让人们认为人越长大越复杂和现在社会人们的“精神贫瘠”?

    我们常说某人“道德高尚”,更多的指的是其良好的操行和教育背景以及所处生活和工作环境,这些共同影响着一个人的“德”,而一个人的价值观也是被包含在“德”中,所以我们听到歌词里面这样唱“越长大越孤单”,不是没有道理,因为在红尘中摸爬滚打,保护色越来越厚,终于把自己裹起来了,做的很多事情都是身不由己,因为家庭或者物欲想得一些事情和做得一些事情与自己的“性”不相符,这种差别越大越痛苦,终于造就了那么多幸福指数不高,甚至精神分裂的人。

    佛教里面有种修炼叫做“红尘历心”,其实这就是让人在红尘中造成“性”与“德”的差异,一次次的差异都是对本性的一次次拷问,每经过一次拷问人心越坚定,就像一开始说的人心变化如四时,每一次小坎或者大坎都是一次涅槃重生,如同竹子长了一节,终会某一天冲破重重阻碍接触到最上层的阳光,大放光明。

    “性”蕴于灵府之中,就像房间中的主人,一个人的情绪心境都会影响灵府的环境,给这个环境评定居住指标是否合格是有标准的——“心灵之涵摄量之丰富,审美心境之平和安逸而舒适”,这如同佛教所说“阿赖耶识”,也如同一句“心如明镜台,时时勤拂拭”,可是怎么来拂拭?

    其实心灵的成长也不偏万物规律——“因势而长”,所谓心境明阴阳,顺四时。成长就是消耗“势”,要想禁得起这种消耗,就得及时补充“势”,充分将这些“势”利用起来。所以“顺势”和“蓄势”就显得很重要。

    道分阴阳。可以理解“阴”是蓄势,而只要人的思想没有停止思考,“阳”就不会停止,即“发势”,为了更好的“发势”就得不断地“蓄势”,而“与物为春”就是“蓄势”的一个有效方法,“蓄势、识别势、势中求契机、因势导向”每一次成功的“蓄”和“发”都是心灵的一次成长,为何见多了大风大浪的人遇到事总会泰然处之,因为这种“蓄发”太多了,经过多次心境的涅槃,他的心境已经成长到令我等仰视的地步了。

    所以什么是“与物为春”,是让人心保持平静的一种综合说法,当我们心怀“春天般的精神”——“对生命的敬畏、欣欣向荣、坚韧不拔、为能活在而感到庆幸的时候”,这就是“修行”,不管“德”被生活环境,被外欲冲击,不管保护色有都厚,生命的成长就是一次次涅槃重生,一次次对内心的拷问,知道自己足够强大的能说出这样一句话……

    “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与物为春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tje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