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语·放假
![](https://img.haomeiwen.com/i4997394/c6908ce410b9d120.jpg)
——小时候最希望的就是等待期末考试的结束钟声响起,因为那代表着一个可以自由自在时光的开始。其实,除了小考,中考和高考外,没有谁觉得考试是人生的转折。因为,过了假期,我们还能在一个教室上课。所以,考完了之后,学霸也会和学渣一起叠撇撇,打珠子(玻璃珠子),在巷子里疯疯打打……
——那时的暑假很漫长,除了有暑假作业外,其实日子都很悠闲。没有互联网,没有电话,没有手机,我们唯一的联系就是楼上楼下的邻居。父母上班之后,家里多半只有我一个人。电视在周二的下午是没有节目的检修时间。连广播也是同样的同步。没有媒体的时候,开一瓶二厂的柠檬汽水,兑上昨天母亲做好的绿豆冰块,躺在面向窗户的竹床或者凉席上,大概可以看着蓝天上的不断变换白云飘一下午,直到夕阳将天空染的五彩斑斓。
——那时没有外卖,所有的物资都需要父母事先预备好。父亲是船员,可以保证家里有不少农家土鸡蛋。三班倒的母亲管不了我的饮食,只好每天多做点米饭和咸菜,确保第二天在家的我可以用鸡蛋炒油盐饭,管中餐。那时候没有营养保健大师的呱噪,猪油煎鸡蛋,猪油炒饭成了我暑期的主旋律,一直可以吃到鸡蛋过敏,浑身长疙瘩。
——那时的娱乐几乎没有,除了年年盼望的春晚,就是偶尔可以看的电影。记得有一次武商背后的电影院放《斯巴达克斯》,缠着母亲带我去看。为了节约钱,母亲只为我买了一张票,在商场门口等我。那场电影三个小时,没有电脑特技的年代,两万人混战的大场面震撼不已。柯克·道格拉斯主演的斯巴达克斯的坚毅,仁慈,勇敢的形象印象深刻。我的记忆里第一次有了古罗马奴隶起义这个令人热血沸腾,又唏嘘不已的历史故事。
——赶作业好像是暑假的综合征候群。那时没有QQ,没有电话。住得近的小伙伴们可以相互抄答案,像我这样周边没有同班同学的月票族,只能咬牙坚持在返校的前一天赶完要交的暑期作业。当然,班上总有些暑假作业忘记,甚至弄丢了的学困生,每每让老师大发雷霆。
——八十年代的天很蓝;公交很挤,收班蛮早;二厂的汽水柠檬味很足,不知道是不是香精放得很多;晚上没有空调,只有明亮的月光和风力很大的黄鹤楼牌电扇;宵夜没有小龙虾的火爆,只有凉面和锅贴的满足;没有麦当劳、和路雪的缤纷,只有酸梅汤和绿豆汤的更替;没有王者荣耀的霸屏,只有郭靖和黄蓉一天两集的诱惑;没有美剧丰富到直接在手机纠结选择的困惑,只有电视节目结束后还对许仙到底会不会知道白娘子蛇精真身的猜测……
——那时的时光过得特别慢,慢到需要念想着早点上学的期望,念想着拿月票挤38路公交的焦急,念想着放学后去同学家吃糯米糖,打小霸王的机会,念想着运动会、秋游、新年班会的热闹……
——慢慢的时光,总是过得特别快;慢慢的成长似乎一瞬间就完成;原本期望的大人生活其实远没有儿时想象的那样美好与自由;生命中,总有些回忆会被孩子的成长不经意间撩动得涟漪泛滥……
(原文发布于2017年6月29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