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从光彩照人到颠沛流离,悲戚凄凉中度过晚景

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从光彩照人到颠沛流离,悲戚凄凉中度过晚景

作者: 波段堂主 | 来源:发表于2019-05-27 13:19 被阅读0次

    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从光彩照人到颠沛流离,悲戚凄凉中度过晚景

     

           1.李清照前期生活

    李清照(1084年3月13日—1155年5月12日),女,汉族,号易安居士,齐州章丘(今山东章丘)人。宋代婉约词派代表人物,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李清照所作词,前期多写其悠闲生活,后期多悲叹身世,情调感伤。形式上善用白描手法,自辟途径,语言清丽。论词强调协律,崇尚典雅,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反对以作诗文之法作词。能诗,留存不多,部分篇章感时咏史,情辞慷慨,与其词风不同。有《易安居士文集》《易安词》,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有《李清照集校注》。

    1084年,李清照诞生于北宋齐州章丘(今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市)明水镇。李清照生于书香门第,早期生活优裕。父亲李格非精通经史,长于散文,藏书甚富,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在家庭的熏陶下,小小年纪便文采出众。她小时候就在良好的家庭环境中打下文学基础。18岁,李清照与长她三岁的太学生赵明诚结婚。赵明诚是一位金石家。李清照出嫁后与夫赵明诚共同致力于书画金石的搜集整理。前期生活安定优裕,词作多写闺阁之怨或是对出行丈夫的思念,如《渔家傲》中的“造化可能偏有意,故教明月玲珑地。共赏金樽沉绿蚁,莫辞醉,此话不予群花比”。

          在李清照四十四岁之年即钦宗靖康二年(公元1127年),金人大举南侵,俘获徽宗、钦宗父子北去,史称“靖康之变”,北宋朝廷崩溃。从此,李清照的生活跌入到了了有天壤之别的境地。李清照的词作文风也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由过去的小资浪漫转变为忧患现实。

    2.李清照流寓南方

          1127年 3月,赵明诚因母亲死,南下江宁(今江苏南京)奔丧。是年5月,康王赵构即位于南京应天府(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是为宋高宗,南宋肇始。8月起,赵明诚任江宁知府兼江东经制副使。

           李清照随赵明诚早在1107年便已经移居青州。北方局势愈来愈紧张,李清照着手整理遴选收藏,准备南下。记述如下:“既长物不能尽载,乃先去书之重大印本者,又去画之多幅者,又去古器之无款识者。后又去书之监本者,画之平常者,器之重大者。 凡屡减去, 尚载书十五车,至东海,连舻渡淮,又渡江,至建康。”(见《金石录后序》)

         1127年12月,青州(今山东潍坊青州)兵变,杀郡守曾孝序,青州剩余书册被焚。(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曾这样记载此事:“青州故第,尚锁书册用屋十余间,期明年再具舟载之。金人陷青州。”史实应为“青州兵变”。)

          当李清照押运十五车书籍器物,行至镇江时,正遇镇江守臣钱伯言弃城而去,在兵荒马乱中,李清照以其罕见的智慧和勇气,将这批稀世之宝押抵江宁府。

           建炎二年(公元1128年)春南渡后,词人的生活困顿。李清照到江宁后,每当雪日,便登城远览以寻诗。《清波杂志》有云:“倾见易安族人言,明诚在建康日,易安每值天大雪,即顶笠披蓑,循城远览以寻诗。得句必邀其夫赓和,明诚每苦之也。”以宋高宗为首的妥协投降派,借口时世危艰,拒绝主战派北进中原,一味言和苟安。李清照十分不满, 屡写诗讽刺, 曾有“南来尚怯吴江冷,北狩应悲易水寒”、“南渡衣冠少王导,北来消息欠刘琨”之句。

          建炎三年(公元1129年)2月,赵明诚辞去江宁太守职务。三月与李清照“具舟上芜湖,入姑孰,将卜居赣水上”(见《金石录后序》)。舟过乌江楚霸王自刎处,李清照有感而作《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以吊项羽。以项羽宁肯一死,引颈乌江以谢江东父老的壮烈史迹,对南宋统治者进行讽喻。

          5月,当夫妻二人行至池阳(今安徽贵池),赵明诚被指定为湖州太守。李清照在《金石录后序》中回忆说,赵明诚将“过阙上殿。遂驻家池阳,独赴召。6月13日,始负担,舍舟坐岸上,葛衣岸巾,精神如虎,目光烂烂射人,望舟中告别。余意甚恶,呼曰:‘如传闻城中缓急奈何。’戟手遥应曰:‘从众。必不得已,先弃辎重,次衣被,次书册卷轴,次古器,独所谓宗器者,可自负抱,与身俱存亡,勿忘之。’遂驰马去”。不幸的是,由于途中感疾,赵明诚竟于 1129年8月18日卒于建康。

    3.李清照丧夫后的苦难

          赵明诚卒后,李清照为文祭之曰:“白日正中,叹庞翁之机捷;坚城自堕,怜杞妇之悲深。”谢伋:《四六谈麈》卷一。葬毕赵明诚,李清照大病一场。当时国势日急,赵明诚妹婿李擢代理兵部侍郎,从卫太后在洪州(今江西南昌)。为保存赵明诚所遗留文物书籍,李清照运送行李去投奔他。不料当年11月,金人陷洪州,所谓连舻渡江之书散为云烟。李清照只好携带少量轻便的书帖典籍仓皇南逃。之后,李清照曾一度投靠时任敕局删定官的弟弟李迒。这时,传有密论,列赵明诚有所谓“颁金”之语,李清照被迫以所有铜器等物追随帝踪,希图投进朝廷。在颠沛流离中,所余文物又散失大半。

           绍兴元年(公元1131年)三月,李清照赴越(今浙江绍兴),居土民钟氏之家,一夕书画被盗。她悲痛不已,重立赏收赎。至此,所有图书文物大部散失。当年与丈夫收集的金石古卷,全部散佚,令她饱受打击,其写作转为对现实的忧患,因此后期经历了国破家亡、暮年飘零后,感情基调转为凄怆沉郁,如《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

           绍兴二年(公元1132年),李清照到达杭州。图书文物散失殆尽造成的巨大痛苦,颠沛流离的逃亡生活给予的无情折磨,使李清照陷入伤痛百般走投无路的绝境。李清照茫然地行走在杭州深秋的落叶黄花中,吟出这首浓缩了她一生和全身心痛楚的,也确立了她在中国文学史上地位的《声声慢》: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乍暖还寒时候,最难将息。三杯两盏淡酒,怎敌它,晚来风急。雁过也,正伤心,却是旧时相识。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守着窗儿,独自怎生得黑。梧桐更兼细雨,到黄昏,点点滴滴。这次第,怎一个愁字了得!

          李清照在孤独无依之中再嫁张汝舟。哪知这张汝舟只是觊觎她的珍贵收藏。当婚后发现李清照家中并无多少财物时,便大失所望,随即不断口角,进而谩骂,甚至拳脚相加。张汝舟的野蛮行径,让李清照难以容忍。后来,发现张汝舟还有营私舞弊、虚报举数,骗取官职的行为。李清照便报官告发了张汝舟,并要求离婚。经查属实,张汝舟被除名编管柳州。李清照虽被获准离婚,但宋代法律规定,妻告夫,要判处三年徒刑,故而身陷囹圄。后经翰林学士綦崇礼等亲友的大力营救,关押九日之后获释。

           虽然经历了一场再嫁匪人、离异系狱的灾难,但李清照生活的意志并未消沉,诗词创作的热情更趋高涨。她从个人的痛苦中解脱出来之后,把眼光投到对国家大事的关注上。

           绍兴三年(公元1133年)5月,朝廷派同签书枢密院事韩肖胄和工部尚书胡松年出使金朝。李清照满怀豪情地作古诗、律诗各一首为二公送行。诗中有“欲将血泪寄山河,去洒东山一抔土”之句,表达了反击入侵、收复失地的强烈愿望,充满了关念故国的情怀。

          绍兴四年(公元1134年),李清照完成《金石录后序》写作。10月,避乱金华,写成《打马图经》并《序》,又作《打马赋》。虽为游戏文字,却语涉时事。借谈论博弈之事,引用大量有关战马的典故和历史上抗恶杀敌的威武雄壮之举,热情地赞扬了像桓温、谢安等忠臣良将的智勇,暗讽南宋统治者不识良才,不思抗金的庸碌无能,寄寓对收复失地的愿望,抒发了个人“烈士暮年”的感慨。在金华期间,李清照还曾作《武陵春》词,感叹辗转漂泊、无家可归的悲惨身世,表达对国破家亡和嫠妇生活的愁苦。又作《题八咏楼》诗,悲宋室之不振,慨江山之难守,其中“江山留与后人愁”之句,堪称千古绝唱。

           绍兴十三年(公元1143年)前后,李清照将赵明诚遗作《金石录》校勘整理,表进于朝。越十余年,约绍兴二十五年(公元1155年),千古第一才女李清照,怀着对死去亲人的绵绵思念和对故土难归的无限失望,在极度孤苦凄凉中,悄然辞世,享年约七十三岁。

    4.李清照的凄凉晚景

          李清照晚景颇为凄凉,朱彧《萍洲可谈》这样评价她:“不终晚节,流落以死,天独厚其才而啬其遇,惜哉。”晁公武《郡斋读书志》亦载:“然无检操,晚节流落江湖间以卒。”《碧鸡漫志》中说:“赵死,再嫁某氏,讼而离之,晚节流荡无归。”,卒于1155年(此前另有1151年、1156年等不同说法)。陆游《夫人孙氏墓志铭》“夫人幼有淑质。故赵建康明诚之配李氏,以文辞名家,欲以其学传夫人。时夫人始十余岁,谢不可,曰:‘才藻非女子事也。’”。孙氏南宋绍熙四年(1193年)卒,卒年五十三,她十岁时即绍兴二十一年(1151年),由此可知,李清照当卒于1151年之后。《宋史·艺文志》中说她有《易安居士文集》七卷、《易安词》八卷,但已经遗失。现有《漱玉词》辑本,现存约五十首左右。

          李清照的悲剧就在于她是生在封建时代的一个有文化的女人。作为女人,她处在封建社会的底层,作为一个知识分子,她又处在社会思想的制高点,她看到了许多别人看不到的事情,追求着许多人不追求的境界,这就难免有孤独的悲哀。她以平民之身,思公卿之责,念国家大事;以女人之身,求人格平行,爱情之尊。无论对待政事、学业还是爱情、婚姻,她决不随波,决不凑合,这就难免有了超越时空的孤独和无法解脱的悲哀。她背着沉重的十字架,集帼(国的替代字)难、家难、婚难和学业之难于一身,凡封建制度所造成的政事、文化、道德、婚姻、人格方面的冲突、磨难都折射在她那如黄花般瘦弱的身子上。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天下第一才女李清照,从光彩照人到颠沛流离,悲戚凄凉中度过晚景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hxht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