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都会有想要变得更好,渴望改变的时候,但有时候光有渴望却不敢迈开步伐去行动。
在这样的困境中出不来:
觉得能力不够
觉得效率低下
觉得想不出人生目标
觉得无法进行深入思考
这样的困境就像一个怪圈,在里面原地打转。但打破这样的怪圈也许不难,解决方法就是——敢假设+看现实结果。
01 敢假设
阻碍我们行动步伐的原因有很多,但通常是我们对所要做的事情拥有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模糊性。
不确定所想的是不是对的;不确定所选择的是不是对的;不确定所做的是不是对的……不确定这东西,让人心生恐惧和焦虑。而我们天性是趋利避害的,会本能地想要逃避。
如果一件事行动路径清晰,结果明确,我们都会大胆地向前进。
所以走出这个困境在于怎么面对这份不确定性,直面模糊?
那就是敢于做假设。
所谓假设,就是先假设一个你认为的最可能的“答案/原因/方案/计划”,之后再在这个基础上不断修改。
关键不在于对错,是在于先有一个“想法”,基于这个开始向前进,就不会卡在原地,至少有一个假设先出发,后面在行动中,答案自然慢慢浮现。
比如我自己写文章,有时候开始是很模糊的,但即便如此,我会先把最简单的想法先写下来,哪怕没有逻辑,哪怕只是几个关键词或短语。但没关系,写着写着思路就通了。
诸如此类的:
不知道目标不知道方向
复盘反思,不知道原因
不知道应该迈出哪一步
这些都可以进行假设:
不知道目标?先把所有选项列出来,并选择你认为可能实现的目标作为假设选项去开始
不知道原因?本着对自己真诚的态度,先假设自己认为最可能的一个原因
不知道行动?先从小事做好,假设那对的一步,先出发
不去害怕对错,其实外界也都是“假设”,别人的观点、结论,不就是别人的假设吗?我们知道不盲从别人的观点和假设,但也不要急于否定自己的观点和假设。
大家都是假设,所以不用去害怕对错,即便错了也没关系,因为我们正确的答案不是想出来的,是做出来的,我们在行动中不断总结并修正。关键是要先迈出第一步,这个第一步就在于敢假设,先出发。
那么,如何知道我们的假设是对的?
答案是看现实结果。
02 现实结果
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有「读完书之后记不住」的痛苦。
读完就忘,合上书就忘,读到最后,只是零星记得一两个点。这跟期待中的“全盘接受、全盘记住”的差距太大了,所以痛苦。
但实际上,了解这件事的“现实结果”之后,就能明白这其实是一种常态,我们该平常心对待的。
读书记不住、记不了太多,这是我们的真实能力,如果合上书,能记得某一句话、某一个观点,能给你带来启发或改变,那这次阅读就是有效的,这本书就对你很有价值了。
认清楚这个现实结果,更容易得到一些合理的反馈,来验证我们的假设是否正确。比如阅读更应该关注改变量而不是阅读量。
看清现实结果,是要我们主动接纳现实,降低心理预期,不要高估自己的能力,才能沉下心来关注那些微小的反馈,在尝试的过程中,看看自己的实际变化和感受,看看自己的体验结果,就能对假设有一定的评判结果了。
当然,还需要认清一些现实,就是改变的发生需要时间,有时候努力了还是看不到,不是没有效果,而是还没等到质变的拐点。所以看清现实,就更加耐心一点,等到真正的体验结果的到来。
假设是改变的开始,现实结果是评判师,两者结合,就有了快速进步的可能。帮助你从不确定性慢慢走向确定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