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超越与自卑》读后感

《超越与自卑》读后感

作者: yy_6d56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8:15 被阅读11次

        思想是从生活中孕育出来的,人类的生活是复杂的,我们要解决的不仅仅是"活着"的问题,还要考虑如何活着才有意义,这是因为作为有思想的动物,人类生活于"意义"中。生活的意义是因人而异的,然而我们有没有一条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标准呢,阿德勒告诉我们,生活的意义在于对别人发生兴趣以及互助合作。

    对这种观点,很多人持怀疑态度,生活的意义真的应该是奉献吗?对自己又该做些什么呢?我们可以审视下一人类的祖先,我们生活在他们开发过的土地上,使用着他们建造的建筑,科学和艺术也都是祖先互相交流,相互合作留下的瑰宝。所有人类文明的成果,都是对人类幸福有贡献的人们留下的。

        个体心理学,正是先人们用智慧写下,为我们留下了人生的指导,探讨关于每个人如何自出生之日起,在面对这个世界时,如何形成自己的感知图示,如何赋予生活的意义,如何解释个人经验,错误的行为是如何一步步被"诱导"出来的,又如何修正。

        人到底是受什么主宰?受心灵支配,还是受肉体控制?我们如何为我们的行为找到依据?心灵决定了动作的方向,而又受限于肉体的局限。例如人们想像美洲豹一样奔跑,受限于体能,却发明了高速运转的列车,视力受损的人,也可能因此发展出更细致的感知和想象能力。心灵和肉体互相构建成一个整体,个人以他的感官来接触环境,从中获取印象。但是他可以用他赋予生活的意义,他追求的目标,来选择性地调动他的感官,运用经验,形成他趋近目标的方式,情绪的倾向,最终会形成他固定的人格。一个人在最初的四五年间,就形成了心灵奋斗的方向。

        人类面对未知的宇宙,面对未知的未来,生来就有自卑感,借由这种自卑感的驱动,更加努力奋进地改造自己的生存环境。也由于自卑感总是造成紧张,所以争取优越感的补偿动作必然会同时出现。例如一个人可能在儿童时期便认识了死亡的真相,使他深感人类的渺小和不安全,他为了找到更安全更能抵抗死亡的方法,立志成为医师,从他的职业补偿内心的自卑感,这就是他的优越感补偿动作。每个人都有属于其个人独有的优越感目标,这取决于他赋予生活的意义,而又通过他的生活方式表现出来。当他觉得自己无法面对自己的问题,争取优越感的动作又总是指向生活中无用的一面时,就会形成自卑情结,利用自卑情结,去避免面对的问题,解决问题。

        在所有的心灵现象中,最能显露其秘密的,是个人的记忆。我们就像是考古学家,从历史的断壁残垣中,搜寻能了解一个人的密码。但为什么是记忆呢,因为一个人的生活方式,生活态度,都是从他过去的经验得出的结论,为什么那么多的历史事件不记住甲,偏偏记住乙呢,一定是他能从中提取他想要的能对他的行事动机进行诠释的。当一个人回顾过去时,他即是把他经历过的景象和故事加以整编。

        做梦也是一样,纵观历史,人们一直在探寻梦的秘密。原始民族在梦中找寻预言和征兆,希腊人和埃及人希望到庙里参拜从而得到一些神圣的梦来指引生活,印第安人以繁冗的宗教仪式来引发梦,并依照他们对梦的解释作为行为的依据。精神分析学派则把梦看成满足个人未经实现的欲望的途径。而个体心理学派却认为,一个人做梦的时候和醒着的时候的人格应当是一致的,一个人白天追求着什么,也会反应到他的梦中去,他在梦中可以不顾一切现实和常识去抵达他的愿望。哪怕他醒来什么也不记得,他也能记得这种感觉,这种感觉和他的生活方式达成一致。例如一个人希望不劳而获,他可能做了一个暴富的梦,借着这种感觉,他可能去进行赌博这种他原先在现实生活里害怕或在常识里被抵制的事。

        如果我们把儿童的成长比喻为树木幼苗的成长,那么我们的家庭就是他赖以生存的生长环境,而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可能影响这个生态环境。母亲(或者是代替母亲角色的养育者)是孩子所接触的第一个人,我们的孩子从母亲对他的养育方式中体验这个世界,形成自己对这个世界的第一观感,母亲对他是忽视的还是宠溺的,都直接影响孩子的心灵,倘若母亲忽视他的孩子,孩子不可能与这个世界取得良好的连接,也不能很好的与他人合作;倘若母亲过分溺爱孩子,可能会让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追求过度的关注,也不能与他人进行良好的互动。所以母亲的角色至关重要,母亲的使命是使她的孩子和她产生联系,再引导孩子把兴趣扩展到其他人身上。虽然每个人都 有母性的本能,但是对母亲这个角色的认同却很大程度取决于家庭文化。倘若家庭成员,特别是父亲看低母亲的价值,母亲必定会反抗这个角色。我们都应该设法提高母亲的地位,倘若母亲能从家庭生活中获得乐趣和成就感,她就能丰富家人的生活,创造良好的生存环境。

        相比而言,父亲对孩子的影响要较晚发生效果,首先起作用的是父亲和母亲的关系是否和谐,父母的关系直接影响孩子对异性和婚姻的看法,父母关系不好,可能导致父母把孩子当作争执的目标。其次父亲的社会价值直接影响孩子的的社会感觉,父亲以积极的方式发展他的社会生活,便是以身作则地教给孩子社会合作之道。最重要的是父亲和孩子的关系,很多家庭把父亲当成是权威,母亲们常常把惩罚的行动交给父亲去做。事实上是家庭没有权威存在,才会有真正的合作。父母应该致力于发展与孩子的合作,对于多子女家庭,则应该平等对待孩子,促进孩子们之间的合作。

        学校教育作为家庭教育的延伸,教师有两大任务,一个是帮助学生,一个是帮助家长。家长不应该把教师当成惩罚学生的法宝,教师也不应该按成绩或等级给学生分类,或者给出错误的评价,例如视孩子为智力低下的,或懒惰的,或难以合作的。教师可以从孩子的姿势,观看和聆听的方式看出孩子的合作程度,区分孩子不同的生活方式和类型,从而找到适合的指导学生的方法,增强他的合作性,发展他其他的兴趣。另外,学生对彼此之间会更了解,可以让他们自治来增加班级的团结和合作。

        对于父母来讲,青春期这个词,似乎就是一个可怕的魔咒,好像孩子们到了青春期就变成了可怕的恶魔。确实,大多数的孩子到了青春期最重要的一件事就是挑战成人的权威,向成人证明他已经不再是个孩子了。假设这些孩子对"成长"的理解稍有偏差,把它认为是指不受控制,或者模仿大人的姿态,确实是容易导致孩子开始反抗各种拘束,甚至成为"问题青年"。也有一部分孩子希望自己永远停留在儿童时代,这些孩子大都是被宠坏的孩子,他们没有勇气面对成年人所要承担的责任,更容易在发展的路上开倒车。另外,由于青春期的男孩女孩第二性征更为明显,他们都会过分重视性关系。对性的认识,我们大致可归结为对同性的认识,对异性的认识,以及对性的认识。男孩女孩都可能表现出"对男性的羡慕",女孩子对男性的羡慕有可能造成对自身女性身份的不认同,容易自暴自弃;也有可能讨厌并回避男人,产生性欲倒错的现象。男孩子把男性化当成一个理想,有可能会怀疑自己是否强壮以达到它。所以,我们应该在孩子2岁起,就帮助他们区分性别,认同自身。而对待异性的态度,也是在孩子四五岁间就奠定基础的,作为父母应做到3点,1是不应该予以孩子太多身体上的刺激,2是不要过早提供给孩子们不必要和不合时宜的性知识,3是父母在孩子面前也应当避免有过分亲密的表现。

        青春期其实就是人类发展的一个阶段,重要的是在这个阶段建立起什么样的目标,赋予很么样的意义,以及学会如何面临挑战的方法。作为家长要合时宜的给予帮助,鼓励孩子对未来成年生活的职业、社交、爱情、婚姻等问题做好准备。

        青春期所遇到的挑战,其实也是人类终身的挑战,就像是束缚人类的三条系带,第一条系带是职业问题,第二条系带是人类的属性问题,第三条系带是性别问题。  也就是说,我们同属于这个星球,我们所创造的职业也要符合这个星球的发展,要符合全体人类的发展,要在这基础上谋求合作,贡献社会。人来之所以能在地球上生存下来,仰仗的是过去人类合作创造下来的成果,没有一个人能脱离合作,仅凭一己之力存活下来。生而为人对这个星球和对全体人类保持友善是基本的要求。最重要的一点是,人来要留存必须依靠异性之间的繁殖,人类文明留存至今,爱情和婚姻制度也逐步完善,男女之间也应秉持契约精神,深度合作和贡献。

        一个人若表现出对别人都不感兴趣,或者他所追求的对别人一点贡献都没有,也不与别人合作,那么他离犯罪也不远了。罪犯的心理是追求属于自己私人的优越感,他的目标并不包含对社会的有用性,当他的行为受到了限制,他就会采取偏激的极端手段。比如一个人有可能为了显示自己的优越感,而去伤害看上去比他弱小的人,一个人想要追求一个女性,却没有办法用正常的手段来追求,只能设法把她俘来当奴隶。一个人的人格在他四五岁的时候就已经定型了,他会选择性的解释他所遭遇的经验,直到符合他的个人逻辑。要改变他,只能了解他私人逻辑的成因,改变他的态度。严厉的刑罚对罪犯总是不生效的,一方面这正好验证了罪犯觉得社会脆他充满敌意的私人逻辑,另一方面是许多罪犯并不十分喜爱生命,严厉的刑罚也吓阻不了他们。

        总的来说,个体心理学并不是对某一种病症或某种行为进行治疗和纠正的方法,而是让我们了解个人赋予生活的意义,解释经验的方式,形成的生活方式,找到提高合作能力的突破口。书中有一个片段让我印象深刻:一个孩子,因为感觉受到了家人的忽视,所以总是通过有偏差的行为来引起家人的注意,后来孩子因为生病住院期间受到了家人细致的照顾,让他感受到家人的关心,从此成了家里最乖巧的孩子。我们很容易在孩子的行为问题上做困兽斗,而忽视了背后流动的情感和需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超越与自卑》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by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