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心心们大家好。在上一节中,我们学习了如果觉得孩子不懂事,就要教他这样做。通过游戏让孩子意识到有关时机等问题的重要性。这一节里,我们继续学习《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第六部分:他哭闹、咬人、不讲道理,用这些办法马上就解决。让孩子思考为什么以及公平与否的问题。
上一节里,讲了通过升级的字词游戏,进一步强化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只有当他们理解更多关于因果关系、时间与空间的初步概念,才能更好的思考问题进而想办法解决。
通过“为什么和因为”这对词的训练,可以帮助孩子理解行为与后果之间的因果关系,并使他们思考如何避免再次发生。
家长可以和孩子一起玩为什么和因为的对话游戏,比如:
妈妈可以说:“我饿了”,让孩子们问“为什么”然后游戏开始:
妈妈回答:因为我没有吃早饭。
然后继续游戏:
——我不想唱歌。
——为什么?
——因为我的嗓子疼;
——他咬了我一口。
——为什么?
——因为我打他了。
——为什么?
——因为他抢了我的玩具。
也可以把游戏进行扩展,在为什么之后想出不同的答案,以使孩子们进入深入思考。这个游戏也可以用在日常问题上,比如:
我们为什么要在飞机上系紧安全带;
为什么在吃饭的时候不能打闹;
为什么不能在马路上跑和玩,等等。
在游戏过程中,要多让孩子回答,启发他们对于因果的思考和理解。很多不当行为就是因为孩子不懂因果关系,不知道自己打了别人,也有可能被别人打,不知道小朋友们不爱和自己玩,是因为自己有爱咬人的毛病等。
而另外一组词:“公平与不公平”,则是在解决实际问题前,需要训练的最后一组。通过这组词语的反复练习,能帮助孩子在行为前、或在做决定时尊重他人、并清楚自己的权利。
首先一定要先让孩子们通过游戏掌握什么是“公平与不公平”,比如告诉他们:有三块蛋糕,三个小朋友一人一块是公平; 而一人两块,另一人一块,还有一个人吃不到,就是不公平。
这样的游戏可以和其他小朋友一起玩,也可以一家三、四口一起玩,在父母与孩子共同玩游戏的过程中,不但使孩子明白道理,学会思考,也更好地增进了亲子关系。
字词游戏的根本,是训练孩子去思考和解决实际发生的问题。所以在孩子有疑问或遇到问题时,及时使用平时训练过的词语进行解读,一般会起到更好的效果,也减少了孩子受到心理伤害的几率。
我们设计一种场景来说明一下这种技巧,比如南南从幼儿园回来就一脸的委屈,妈妈问他发生了什么事。
南南说:今天老师不让我玩小挖土机。
妈妈很奇怪,就问他:为什么呢?
南南回答道:因为老师说我已经玩了很久了,可是妈妈,我还想玩。
妈妈说:南南,如果小挖土机是属于全班同学的,一个孩子却用了所有时间来玩,那么其他孩子就不能玩了,这是公平还是不公平呢?
南南:好吧,是不公平的。
妈妈:那你能告诉我怎么做才是公平的呢?
南南:大家轮流玩是公平的。
当然这个时候,不要让孩子觉得我们是在刻意教训他,所以游戏应该继续。于是妈妈继续和孩子做游戏:
——如果你们班的佳佳在玩所有的大积木,而其他的人却连一块都玩不到。这样是公平的还是不公平的?
南南想了想回答说:这是不公平的。
妈妈接着问:那你有什么办法使这件事公平吗?
南南马上答道:大家可以轮流玩。
妈妈又问:还有没有别的办法是公平的呢?
南南很快又回答道:我们也可以一起玩。
妈妈继续说:还有什么办法解决这件事吗?
这次南南想了很久,试探着回答妈妈:可以告诉佳佳,这样是不公平的。
当孩子真正了解了什么才是公平,也就减少了他们因为只考虑自己而与别人发生冲突的机会。无论他们是否能有自信去处理遇到的问题,懂得了这个词组,就会在发生冲突前停下来思考有关“公平”的含义,以及在什么情况下使用这个词。
孩子们还小,他们遇到的很多问题,在我们眼里都很简单。所以大人们会在发现问题时,不假思索地“顺手”帮忙解决,以“爱”为借口,不让他们插手;而一旦孩子在外面遇到问题,或者问题越来越多时,家长又会很快表现出“恨铁不成钢”来。
殊不知,正是日常没有刻意地训练他们解决问题,才导致每次发生矛盾都没有对策,想模仿大人的方法又无能为力,所以只好在情急之下打人、咬人,以及哭闹。
还有些家长,在孩子做出不当行为的时候,会以一种威胁的语气警告孩子:“我数三个数,数到三再不停就打了”,或者以利诱的方式来转移注意力:“你只要听话,想要什么我给你买。”
这样的处理办法,也许能使孩子马上停止哭闹等行为,但是他面临的问题并没有得到解决,孩子依旧不明白问题的根源在哪里,所以在下次出现类似情况时,只得重复上演老剧情。
久而久之,老办法越来越不好用,孩子却又变本加厉地制造矛盾。
古人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帮助他们解决问题,不如教会他们思考解决问题的办法,通过简单的游戏、字词训练,使孩子掌握相关情绪、时间、因果联系等的意义,让他们逐步具备解决问题的能力。
各位心们,在这一节里,我们讲了有关因果的字词练习,以及教会孩子公平的含义,通过反复的练习,使他们在发生冲突时学会思考自己的行为与发生的后果之间的关系、以及思考有关公平与否的含义,不但学会尊重他人,也更清楚自己的权利。
下一节,我们继续讲《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的第七部分:不要小瞧你的孩子,他的能力超乎你想象。我们将继续谈一谈有关改变孩子思考问题方式的问题。
针对这节内容,留给大家的思考题是:很多家长习惯于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在发生矛盾时想办法制止哭闹、或给孩子支招。但情况并不会得到改善,你认为这是为什么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