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闺女今年6岁了,是个十分懂事的孩子,主要表现在,她经常能站在你的角度,替你去考虑问题。
得益于我媳妇儿的培养,她从小养成了爱读书的习惯,她现在已经能自己读很多绘本,并且能讲给弟弟听,这让我特别欣慰。
不过,我闺女有一个肉眼可见的缺点就是自尊心太强,一件事情做不好,就会变的崩溃。
之前甚至在家里最后一个吃完饭都会很难过,会哭。
这是为什么呢?是怎么造成这种现象呢?
是因为,她接受不了自己会失败这件事情,特别体现在学习一个新事物时,从陌生到熟悉的过程。
这应该怎么办呢?我主要有三点思考。
对孩子是无条件的爱
之前看过一个8.4分香港纪录片《没有起跑线》的片段,一位戴眼镜的小男孩,参加才艺比赛,不小心失手。
当他低头回到座位,旁边的妈妈给了他一个白眼,不懈的抿嘴,摇头,看上去对孩子的失败十分不满。
我觉得这个眼神在孩子心里,会有一个深深的烙印,一辈子都抹不掉。

我们有些家长会时不时对孩子说:“如果你能怎么怎么样,爸爸妈妈就会很开心了”、“你这么做,真让我伤心”。
甚至直接说:“你再这样,我就不要你了,把你扔到外面去”。
我们说的每一句话,都会深深的影响孩子,他自己会衡量,原来爸爸妈妈会在什么样的条件下才会爱我。
所以,孩子会想着拼命的把每件事情做好,生怕一不小心失去父母的爱,害怕失败就是这么出现的。
那应该怎么办呢?
你一定告诉孩子,在任何时候,无论发生什么,爸爸妈妈都是爱你的。
需要注意,这不是让我们溺爱孩子,而是给孩子一种感知,在他需要你的时候,你永远站在他这一边,这样他才能安心。
所以,教育孩子的第一个大前提就是:无条件的爱。
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复制品
除了无条件的爱,你还需要教会孩子:失败了,没关系,爸爸妈妈陪你再做一遍。
这样,孩子会认为失败了有什么关系呢?爸爸妈妈还是爱我的,我只需要鼓起勇气再尝试一次。
等到孩子多尝试几次,最终成功,你千万不要忘记鼓励他、表扬他:“你看,失败了没关系吧,你最终做到了,真棒”。
激励一个人,最好的时机不是在他犯错误时,而是在他做正确的事情时。
所以每个父母都应该善于发现自己孩子身上的优点,不要只盯着缺点。
我特别喜欢一句话:孩子是父母最好的复制品。
每当你再想骂孩子笨、骂孩子不乖的时候,多想想是不是自己也这样呢?
如果,你想教会孩子如何失败?是不是自己应该先学会如何失败呢?
不要再被所谓的面子、自我、情绪所控制,你仅仅需要做回自己,成为孩子最好的榜样。
做游戏
最近闺女特别喜欢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每次到家,都会叫上我和弟弟一起玩。
玩了几次之后,我们三个有输有赢,旗鼓相当。
我突然发现,这不就是个教会她如何失败很好的例子吗?
于是我跟闺女说:“你看,每个人不可能一直赢对不对?爸爸和弟弟,还有你都有输有赢”。
等到闺女再次输掉的时候,我观察她的表情,发现也会开心的接受。
当然,我这相当于通过游戏,在她心里埋下了一颗种子,等到她下次碰到其他崩溃的事情时,我就可以讲“石头剪刀布”这个游戏讲给她听,我觉得闺女应该慢慢会变好的。
所以,教育孩子最好是能让他自己想明白,这样他领会的才会深刻,不要觉得孩子小不明白,思考是每个人类都具备的能力。
以后,我应该还会尝试设计各种各样,好玩的游戏,陪孩子一起玩,让他们在不知不觉中成长。
写在最后
教育孩子,我还是个新手,还有很多方面需要去磨炼。
但是,我觉得每个父母都是一样的心情,不仅能让孩子们健康、快乐的成长,还能让他们生长的更有质量。
特别喜欢樊登老师的一句话:“有的人说,我们这一代的父母没有以什么样的方法教育我们,咱们不是照样长大了?但是,各位你们长的好吗?还是仅仅是长大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