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奇的诞生,往往在最奇特的时代。梦回民国,在军阀混战、民族危亡之际,在硝烟中,我们却能看见那些人间芳菲。卿本佳人,在那动荡的时代里展现自己的绝代芳华。你看那莲花在秋风乍起,莲衣落尽时,我们才知道美丽的莲衣下包含着苦涩的莲子。这些奇女子惊艳的背后,本身就是无尽的落寞。
张幼仪就像一朵莲花,她因为徐志摩意外成为民国第一件文明离婚案的女主角,她本是一位大家闺秀,虽不懂琴棋书画,却也端庄大方,可惜这样的她并不讨得徐志摩的倾心。新婚不久,徐志摩便不顾父母的命令,妻子的挽留,飞往英国。两年后,张幼仪带着一颗伤痕累累的心离开他。这位奇女子经历羞辱背弃,异国生子,经济窘迫,幼子早逝,在遭遇一个女人所能想象的所有打击之后,依然顽强的活着,甚至活的更加出色,最后竟成了著名女实业家。徐志摩没有想到,当年他取笑的土包子是如今的时装设计师。命运的起承转合,该有几许故事?但是,我想,即使她再把自己武装的坚韧不屈,徐志摩,也应是她心里最苦的莲子。
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如果说,民国里谁最堪为女神?那必定是林徽因。她写诗,三言两语便清丽脱俗;她作文,排篇布局自有周章;她治学,既有思想又有理论奠基,婚后,她和丈夫各地游历,测量古建筑,晚年她协助丈夫完成《中国建筑史》一书。她是那个时代的翘楚,她风雅绝代,她美丽铮铮,她撑伞走在云烟纷扰的民国;她温婉亭亭,她自顾倾城,她是尘埃里开出的花朵,凄美且永恒;她是明媚,她是传奇,她才华横溢,她永远活在人间的四月里。
民国有佳人,遗世而独立。现在大多数读者都是喜欢张爱玲的,她的文字清泠孤傲却又耐人寻味,字里行间体现着世态炎凉,这是现代人模仿不了的。一句“因为爱过,所以慈悲;因为懂得,所以宽容”成为治愈系语录的经典。张爱玲是李鸿章的曾外孙女,即使从小家道没落,但她依旧是思想上的贵族,她有她独特的自负和骄傲,就像在大学里穿着改良过后的旗袍,骄傲的经过别人异样的眼光。她不仅在文学上独树一帜,而且是一位钢琴家。她是一位真正的贵族,她代表着高贵,体面,教养。那段岁月虽已过去,但她那条年少的河流,已然清可见底。
在陈凯歌的电影问世前,我想很多人不认识孟小冬吧?但电影之所以可以红起来,确实离不开孟小冬本身人生的传奇。她是一位出生于江南水乡的温婉女子,她不是名门闺秀,却坚韧不屈。她在梨园这个舞台上,心无旁骛苦练戏功。经历数不尽的春秋后,终于成为京城名角,她在台上的一颦一笑,都如耀眼的明星一般。她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相识并同台献艺,一招一式,若合一契;一腔一调,堪称完美。孟小冬本以为人生的春天到了,她看到明媚的未来,但自古名伶多苦悲,她的事业因福芝芳的恶语中伤而扭转。但坚强的她,笑着在戏台上,在人生中坚定的走下去。
她们惊艳了那个乱世,在历史转折的关头,她们选择一跃而入的参与,那段风华岁月因她们而更加生动。
人生短暂而又漫长,既充满希望,梦想和爱,但也会遇到磕绊,辛酸与无奈。痛极无语,柔韧无声,穿越起伏和跌宕到达彼岸,你或许会站在人生巅峰,而那些过程的荒芜,已埋葬在心里。她们都是人间芳菲艳,当繁华落尽,当我们慢慢回味她们的故事时,我们会感到香魂一缕浸红尘,遐思几许?我不知道,我说不清……几度梦回魂牵,民国芳菲的气息撩拨我的心,她们的世界牵引我的情。在每一个夜晚,她们,像我枕边的夜莺,声声清脆,声声迷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