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违的早起和久违的出门儿。
河北区早晨的风吹的我有些不知所措,身旁有人说:“在天津啊,你梳头发没用”。我抬起头,露出通红的脸咧着嘴笑了。等车的时候,我观察了和我一样等公交的人。有头发花白的买菜大娘;穿着校服脸庞稚嫩的学生;神色匆匆穿着板实的上班族。我哪个也不属于,已毕业,没上班,也不买菜。寒冷让我清醒的认识到,每个普通人的生活,是有大量无可奈何的现实充斥着。
一路公交,我像一只从未离开过家的小猫儿,用惊恐却好奇的眼神盯着每一次到站后的路牌儿。在偏离了我查过地图的范围后,我终于鼓足勇气,开腔问了身旁气定神闲的陌生大娘这里是哪里。大娘不带一丝感情的语气回复了我:因为修路,有一段儿改线路了,一会儿会恢复正常。我恍然大悟,拿出了一个腼腆的笑容来掩饰我不常出门的尴尬。一段并不长的距离,坐公交用了将近一个小时。下车后,陌生的街景让我选择了百度地图带我要找的目的地,在前行左转,前行再左转的导航声中,我的面前出现了一堵楼墙,很高很大。我无可奈何的笑及时出现在了脸上。把手机揣进兜儿里,把脖子缩进衣领,还是靠自己比较靠谱儿吧。
回去的路上,我走岔儿了路,拐进了小胡同,才发现,熙熙攘攘,拥堵异常。整条胡同里,挤满了来买菜买肉的大爷大娘,一瞬间我就理解了天津人口老龄化确实很严重。
这里是个临时市场——早市儿。放眼望去,我这种二十出头年纪的人一个也看不到,也只有我,闲的没事做才会误入市场。耳边传来摊贩的吆喝声,买主的问价声,还有路过的自行车铃声……在市场上各种声音交织之后,我这种不当家不知柴米贵的小年轻,产生了一种商品价钱便宜到不要钱的感觉。
一声中气十足的“要嘛?”(请自行脑补天津话),直吓我一哆嗦。我才发现,我站在了一个杂货摊儿前,一大爷用关切的眼神儿看着我,我“懵懵懂懂”的神态让看摊儿大爷放弃了继续向我兜售东西的“意图”。我揣着惊吓和疑惑,离开了。等回过神儿来,我又折回买了两双棉袜,正好,我需要这个。
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就那么铺在地上,我突然想买两个生红薯烤来吃,站在一辆满载红薯的农用车前,我有些惶恐。我观察着大爷大妈们挑好的红薯品相,偷偷学艺之“挑红薯”,不敢上人堆儿里的我,看了好久,一个也没挑到。一位不认真挑红薯的大娘看到我笑着说:“等别人挑完你再挑吧,你也挤不进去”!我很干脆的回答说:好!最后,我提着四个红薯,花了一块九,满心的“哇,好便宜啊,真的好便宜”。殊不知,在有些人眼里,这并不那么的物美价廉呢。
十点零三,我看见左肩带有执勤红袖章的治安大爷催促摊贩们,“快拾走,到点儿了,利索点儿,快拾”。原本拥挤、喧闹、熙攘的胡同,已经“宽松”了好多。这个结束时间,比我想象中更早一些。
我从未遇见过这种市场,让我想起了《史记》中的一句话:人来熙熙,皆为利来;人来攘攘,皆为利往。只有我这种闲到无事的年轻人,才会对一个菜市场,产生这么多的感慨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