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也许从出生那一刻起就注定要远行的,心里总装着诗,装着远方,心之所向,便是远方了。小时候的我们都怀揣着伟大的梦想,并且百分百的有信心去实现这个梦想。少时的我们,觉得这是美好的向往,长大了,却以之为童言无忌了。童言里,满是是对远方的向往:长大后我要像爱因斯坦一样当一名科学家,我要当一名治病救人的医生,我要当维护正义的法官……不管所畅想的未来有多么遥远,心里总是极其坚定的。年少时的我们相信,未来的路有千千万万,我一定会走上最成功的那一条。
少时,我们心存远方,心中坚定。

国史有分期,一个人的经历也有分期,上了这么多年学的我们,回想过去所有,是分段的:小学初中高中大学。在这些时间里,我们慢慢长大,渐谙人事。我们的每一个经历都会在阅历上画上一笔。所经之事,有好有坏,似乎,每一件事都为后来经历的事埋下伏笔。这埋下的,是实实在在的东西,也是心灵上的。经历的好事多了,我们就能够宠而不惊,不至过于骄傲。坏事经历多了,便对后来的不好事无畏了,心里有底,无非是冷静地采取措施来解决问题罢了。当然,也有人习惯性地逃避,习惯了大喜大悲,宠辱皆大惊。
小学初中高中大学,渐渐地,我们成熟了,二十几岁的年纪,尚处在“灼灼其华”的阶段。含苞初放时,不经意想起当初的梦想,许会一笑,这笑不是嘲讽,而是欣慰的,童年的梦想是多么简单而又远大啊!
对未来考虑最多的是进入大学之后。我以后会干嘛?我现在要干嘛?我会有怎样的恋爱……憧憬着又迷茫着。在 边走边看边选择中,寻下了未来所向,知道了自己应该干些什么。但有时候,这寻下的方向会有动摇,在迷茫坚定,坚定迷茫又坚定的循环中,我到了大学的第三个年头。
女生们扎堆时,话题总不离“家长里短”:哪种发型好看,那家店好吃,谁谁又交新男朋友了……一日话风突变,“以后你们想干嘛呢?”某君先言:“如果我让遇到一个高富帅,我立马嫁了,次者相貌平平,有钱也可,还想什么上班呢!”旁边某君补刀:“醒醒吧,有钱人不会找你的,更别说有钱长得又帅的了,哈哈。”……在你一言我一语中,我不禁想到:我们心之所向已是这么现实了吗?小时候为救世而有的理想,已换做成简单的追求吃穿不愁了吗?

对未来,从立志高远且意志坚定到走一步看一步,这应悲哀吗?
我以为,不必悲哀。我们的年龄在增,阅历在加,理想由远及近,越来越现实了,在我看来,这倒不是件可悲的事。在初中高中时,目标就是考入重点高中,上所好大学,长远看,是为了有更好的未来。但当进入心仪大学后,目标变得模糊了,未来是什么呢?有些犹豫了,在不决未来朝向何处时,我选择了心怀远方,乐在当下,朝着近处的小目标前进,至于再远着,走一步看一步。
心所向处有光明,不管所向之处是远还是近。心有所想,心中就存有远方。

心有所向,乐在当下。当然,生活不时时都有乐,所以心上要有远方,有诗,这样,就有了方向,“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