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所谓物以类聚,人以群分。社群就是一群有共同特点或特质的人聚集在一起的结果。
只要有了人,就一定会有群体,有了群体就一定需要一个领袖。我们的社群也是需要领袖的,所谓的去中心化是大环境下的趋势,但是具体到社群之后呢,却往往不是如此。
image一个好的社群来讲,并不一定非得需要明星,或者是意见领袖来聚集人气。真正需要我们做的是找到一群喜欢相同事物,也愿意在一起追求极致的人。就是说我们聚集社群用户所需要的承载的介质,这个介质往往是来源于用户自己,相同的爱好就是这个社群建立的基础。
一般我们说,在某个领域,有影响力的个人或者组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意见领袖,更容易建立垂直型的一个社区。很多朋友会说,我们的社群已经做到了去中心化,也紧随这个时代的趋势,还做不大吗?你要知道的是,一个群龙无首的普通型社群,他顶多也只能说是一个社区而已,往往难以形成影响力、凝聚力。
image同时我们需要思考两个问题,第一,建立这个社区是为了什么?第二,你所建立的社群可以为社群内的社员带来哪些价值?
我认为,建立社群不外乎从这六个角度来讲:
第一,社群内成员一起去分享某个产品的优劣,也可以说是优质产品的推荐。
第二,提供某一种爱好喜好的交流机会,比如说,读书会,明星,粉丝团等等等等。
第三,聚集一个圈子内的精英人士,共同做出影响力。
第四,区域社群,让某个地区或者领域的人更好的去交流。
第五,大家一起聚集在一块,做一件与众不同的事情。
第六,认同某一类的价值观,在一起共同探讨。
image如果说,你认为自己的能力,很强也能为社群提供应有的价值。那你就必须明白一个道理,你要在某个单点的能力上,拥有远超普通人的一个能量,并且得到大家的认可。社群的价值体系,是基于能力而构建的,而不仅仅是热情或者是愿景。
很多的朋友都有谈到过,也是我们做社群营销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社群在发展初期的时候,聚集粉丝其实是非常难的。尤其在,当下这个互联网大环境下,社群可以说是遍地开花。没有人气的事情,可以说是很难有人愿意加入的。就像微信的公众号一样,一个粉丝少的公众平台,你是绝对愿意去关注(不讲个例)。而现在这个时候,也可以说社群的红利期,已经基本过去了。对于社群的启动来讲,如果你是一个圈子的意见领袖,或者是社会的知名人士,初期的启动会相对容易一些,但是我们做社群更多的朋友是没有这方面影响力的。
image那么从零到一的冷启动,我们应该怎么去做呢?首先我觉得,我们应该从自己身边的朋友、同事、亲人去入手。通过他们以及他们的朋友,先进到我们的社群去把这个场面撑起来。等你有了一定基础用户的时候,你再去考虑活动,还有营销的一个事情。这个时候,你需要更有选择性的去寻找,相关的精准流量渠道去寻找你的用户。举个例子,雷军的小米,最初他们做系统的时候,就是通过论坛做的口碑。注册了上百个用户,天天在论坛发广告,不断的去发。通过一段时间的筛选,精心挑选了一百位超级用户参与反馈。
如果你真的准备去把社群做起来做大。那么社群的入群规则,还有运营规则,你就必须要明白,甚至说要精通。
image入群规则,对一个社群来讲,有门槛的社群要比无门槛的事情好很多。虽然可能说,初期的聚粉非常的困难。但是有门槛的社群往往能够筛选一批精准的,高质量的启动用户,这才是社群能够持续发展的一个关键问题。因为这第一批的用户就是你社群的核心,也可以说是核心中的核心,你需要从这个核心去出发,从而探寻社区更多的可能性。
第二,运营规则,现在社会上有一种观点认为,群是一个非常松散的架构体系,完全不存在什么,礼仪基础,也没有办法去规范化。其实在苏老师看来,这个问题只需要考虑到,群的规模,还有建立群的承载点。这个答案就很清楚了,如果是一个在线的学习群,它的规模再小,那也必须得有规矩,不然的话,老师都没有办法去正常的在线授课。微信社群的话,你需要长期维护这个群,还必须想一些办法把群的规模进一步扩大。所以群规是必要的,群规的目的主要是在,活跃度和诱发刷屏这两个点中间寻找一个平衡,特别是在移动端,如果一个微信群活跃度太高的话,会带来强烈的刷屏感,也会让我们的用户体验感下降。
关于社群体系的构建及具体策划案例,可以关注我的头条号私信回复1领取。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