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一本白皮书引发的ICT人才生态思考!

一本白皮书引发的ICT人才生态思考!

作者: 科技笔筒 | 来源:发表于2018-08-20 16:52 被阅读0次

    “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葛优在电影《天下无贼》中的这句经典台词,很多时候被当成了一句玩笑话。而实际情况是,人才在任何时代都是支撑社会、产业和企业发展的栋梁。近日,由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和信息技术新工科产学研联盟指导,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支持,计世资讯负责调研撰写的《中国ICT人才生态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发布,它首次从ICT生态的高度,全面剖析了面向未来智能化社会的人才需求变化,同时也引发了对于ICT人才生态发展,以及校企合作创新人才培养之路的广泛而深刻的思考。

    让“错位”重新归位

    很多企业为了招揽高端人才,纷纷设立“金铲奖”“银铲奖”等,奖励那些成功为企业介绍合适人才的中间人。在微信群中也经常能够看到某某公司高薪诚聘专业人才的消息。随着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的兴起,所谓的“抢人大战”也进入了白热化。记者曾听一位人工智能领域的权威人士介绍,现在国内对人工智能相关人才的需求越来越迫切,这也导致人工智能高端人才的待遇直线上升,甚至到了“超乎想象”的地步。人工智能从业者的待遇可能有“虚高”的成分,但它背后反映出的趋势却是必然,那就是在迈向智能化社会的过程中,人才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

    很多人奉行这样一句话——“一招鲜,吃遍天”,有一项突出的技能或特长就可以一生享用。在传统的单链条ICT生态中,这种“一元人才观”大行其道。然而,随着以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区块链等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不断涌现,产业数字化加速渗透,ICT正由传统的单向链条式生态逐步向新型的多元星状式生态发展,ICT人才需要具备技术、协同、行业等综合性技能。《白皮书》称之为ICT人才的“生态性”。

    ICT人才生态转变的深刻背景和原因是什么?《白皮书》归纳出信息技术产业人才需求的两个显著特征:一是人才需求数量巨大;二是人才错位状况严重。

    综合国家统计局、教育部等数据分析,2017年信息技术产业人才总体需求缺口达765 万;未来,ICT人才需求缺口为70%,主要集中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新兴领域;人才需求呈现出类型多样化、需求结构多元化等特点。

    当前,我国信息技术产业的结构性就业矛盾依然突出,这主要是由以下“四大错位”所造成的:第一,供需错位,人才供给绝对数量不足制约了产业的发展;第二,区域错位,信息技术人才紧缺成了欠发达地区发展数字化应用的瓶颈制约;第三,结构错位,高端创新人才、应用型和专业型人才的缺失制约了行业应用的深化;第四,梯队错位,尤其是中层岗位人才的错位制约了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

    有问题不可怕,重要的是,准确定位问题,并找出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案。《白皮书》指出,只有通过产学研的深度融合,才可以快速、准确地强化人才源头对产业的支撑作用,才可能大幅度缩短大学生服务产业的过程时间,才能快速、高质量地培养信息技术产业急需的大量的合适人才,最终让“错位”重新归位。

    破解人才困局

    《白皮书》指出,破解人才困局的难点和重点在于校企合作,真正实现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北京理工大学计算机学院教授王国仁、北方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马礼教授表达了类似的观点:高校未来将更多考虑从顶层设计入手进行改革,全面优化工科教学模式,既注重基础理论与方法,也要注重前沿应用与拓展,通过加强产学合作,建立更加多样化和个性化的“新工科”培养模式,促进高校学生及相关工程科技人员具备更高的创新创业能力和跨界整合能力。

    从ICT企业的角度,人才培养需要充分考虑到行业实践特点和企业业务的特色,不断加强校企合作,比如与高校建立联合创新实验室,联合进行人才培养,积累核心技术,培养研发专才,不断充实企业的后备业务人员资源池。在这方面,华为做出了积极而有效的改变。2018年3月,在原来的ICT学院、合作伙伴大学的基础上,华为生态大学正式成立,这是华为在ICT人才生态建设方面的一座里程碑。华为EBG中国区副总裁、华为生态大学校长杨文池表示:“在企业市场上,华为致力于与产业各方,包括投融资、加工设计、咨询及高校等,紧密合作,联合创新,夯实自主创新能力的同时,不断增强提供整体解决方案的能力。华为期望以华为生态大学为平台,与业内专家、产学研机构展开广泛的合作,为中国ICT人才生态建设做出更多贡献。“

    人才是驱动ICT生态发展的动力,更是驱动中国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引擎。为了当好这一引擎,华为一直倡导构建开放、共享、共赢的ICT人才生态体系。目前,华为18万员工中有45%以上从事创新、研究与开发。华为企业业务部自成立以来,每年都投入数亿元用于中国ICT人才生态建设。同时,华为也把多年来在ICT行业中积累的经验、技术、管理、人才培养标准等贡献出来,输送到产业链的人才培养机制中。

    无论是发展业务,还是人才培养,华为都采用了最有效的“平台+生态”的打法,以人才生态助力产业生态的发展。人才的“生态性”促使每一个参与者重新定位再出发。面向智能化社会的全新挑战,整个ICT人才的培养模式、供给模式和发展模式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为适应这一变化,企业与高校、职业培训机构、基础教育机构之间如何互动,形成一个良性、持续的人才生态供给渠道,是当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

    华为在人才培养方面的创新与实践值得借鉴。截至目前,华为已与国内200多所高校开展了合作,每年培养的学生超过1万人。2017年,华为人才联盟双选会先后走进26个城市,覆盖350多所大专院校,为800家生态伙伴和1万名高校学子提供了面对面的双选机会,达成就业意向2000多个。

    聚沙成塔,构建ICT人才生态

    “十九大报告”中有这样的描述: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如今,人才战略已经是国家核心战略之一。

    统计数据显示,2017我国数字经济的总量已经达到27.2万亿元,占GDP总比重的32.9%。发展数字经济是促进经济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以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技术已经全面融合渗透到经济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成为深刻改变人类社会生产方式、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的重要使能工具,并推动各行业各领域加速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转型。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正在改变整个社会活动,相关人才培养必须跟上。

    未来十年,华为将以每年超过100亿美元的规模持续加大在技术创新上的投入,开放合作,吸引和培养顶级的人才,加强探索型研究,更好地使能数字化、智能化转型,把数字世界带入每个人、每个家庭、每个组织,构建万物互联的智能世界。为了实现这一愿景,华为生态大学将一如既往地在ICT人才生态建设上进行投入,通过与高校合作落地华为ICT学院的项目,持续推动高校课程内容与教学方式的改革,产学研协同培育面向未来的产业急需人才。

    华为非常清楚ICT人才的重要价值,并长期关注和持续投入ICT人才培养。过去三十年,华为努力将人力变成人才;未来30年乃至更长远,华为要将多年积累的知识体系、技术能力等分享出来,聚沙成塔,构建更加广泛的ICT人才生态。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一本白皮书引发的ICT人才生态思考!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imli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