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链接上了一位姐姐,非常投缘,某天约了娇姐来家换书,女儿在拼拼图,遇到点困难,有点受挫,我们鼓励她继续尝试,姑娘成功了。姐姐特别会赞美人,当她赞美女儿的时候,我对比自己的想法,我对女儿的一些成果太习以为常了。比如同样这件事,我会觉得“你应该有能力完成,要是完不成说明你努力不够或者练习得少”。 就好像你考100分才正常,低于100分有什么好骄傲的?
细思极恐。
拼完图,女儿画了几件衣服,正巧姐姐是做服装的,对服装设计特别有鉴赏力,看着女儿画的画开始赞不绝口~哇,太有想法了!哇,蝴蝶结!哇~ 那种发自内心的赞美一下子把女儿激活了。任谁也会被这股强力大灯照耀得心花怒放,女儿开始表达自己的创意,姐姐又惊叹于孩子的知识面,女儿在这种氛围下,讲了“朝三暮四”的猴子的故事,而且是从经济学角度的版本,我从没听过,也不知道她从哪里听来的,那一晚我才知道我对孩子的了解太少了!
几个小时以后,娇姐回家了,女儿说“我明天要去找宋阿姨”,语气不是跟我商量,而是无论如何都要去找她。我和姐姐一说,姐姐让我告诉女儿,“写一封信给阿姨,阿姨就去找你。”
第二天一早,娇姐发来了她录制的音频《丑小鸭变天鹅》的故事,故事是一个小女孩在班里合唱的时候声音总是很突兀,老师就让她只对口型不发声,后来换了一个音乐老师,发现她的声音超级好听,鼓励她唱出自己的声音。女儿听完录音,也没说啥,随后在信中我发现了她的巨大收获:
转变中的女孩这种收获非常宝贵,人生路上你会听到很多评价,来自老师的、家长的、权威人士的、同伴的,小孩子处于“照镜子”的阶段里,通过他人的评价来认识自己,如果收到差评怎么办?女儿就在老师和同学的负面评价里,对画画失去了自信,老师说你画的太慢了(是事实,但也只是一个纬度的标尺),老师只说了不好的部分,没有发现她做的好的部分,她也就认为自己不咋样了。
现在,她发现了变成白天鹅的道路,我不能代言她发现了什么道路,但相信,她拥有了从负面评价里走出来的方法。
第二天一早她就要了她宋阿姨的微信,加了好友,把信拍照发送,又给阿姨画了好多画拍照发了过去,俩人约好了第二天去阿姨的公司去看看。
第二天,姐姐送了女儿见面礼,一套衣服,她自己挑,女儿一向很有主意,选衣服也很有眼光,我往往更看重实用性,觉得衣服厚,可能今年穿不了几天了。后来想想,我可能在“给”与“要”的关系里还有很多内心戏,接受的时候心里惴惴不安,因为不知道自己能给予对方什么,还是价值感的议题吧。让自己放松下来,这是女儿和她的宋阿姨之间的关系,女儿可以享受世界给予她的馈赠,我不干预就是对她的祝福。
女儿回家后就给她的阿姨制作了小礼物——VIP卡,礼轻情意重吧,下次见面时送给她的VIP会员(偷笑)
你是我的VIP女儿还把自己的微信昵称改成了“天才设计师”,她对自己的未来有了更高的期许,好像在和姐姐的互动中,看到了自己身上闪闪发光。
然而两三天以后,有一天晚上她说想哭,问她怎么了,她说不知道自己该学轮滑还是学设计,担心自己未来成了很棒的设计师,会赚很多很多钱,可是自己也并不需要很多很多钱……学设计要一个人,而学轮滑可以有很多朋友一起……
小孩子的顾虑可真是奇特啊!我理解了一下,觉得这个评价也是一种高期待,可能让她很有压力,这时候一些负面想法自然而然会到来。我安抚了一下,让她明白两者并不冲突,也不用给自己太大压力,想做什么、不想做什么都听从自己的心,她(摸着她的心口)才是你的好朋友,要做选择的时候你问她就好了。妈妈和阿姨都是你的陪伴者,给你支持,给你欣赏和建议,最终你自己做决定。她一颗心放松了下来,安稳地睡去。
好玩的是,第二天她就又信心满满地要做设计师了,觉得自己可以做轮滑少女/(斜杠)设计师。人人都有对光明的恐惧,我们一方面期待自己闪闪发光,在另一面又对此恐惧。当这份恐惧被接纳以后,闪闪发光的那一面就自然绽放了。
反思:
在我和满爸的家庭教育中,对满宝还是有很多负面评价的,尤其是爸爸,条条框框特别多,经常就把孩子整崩溃了。我虽然好一点,但我的易焦虑体质使得我惯常压抑自己对她的要求,压不住了爆发,然后伤及她。比如写作业这件事,告诉自己“不用管,这是她的事儿”,可自己暗暗着急—— 我都不管你了,你该自己负起责任了吧。这还是变着法的控制,最后爆掉或者生闷气去了。
那天给她爸发了长长的信息,反思为什么女儿对娇姐的喜爱来得那么快,哪些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我想那就是欣赏力。对她的好奇、欣赏,发自内心的全然地相信。这也是娇姐对自己儿子所做的,儿子说“妈妈你哪来的自信”,姐回“对你我就是有满满的信心”。
要是每个家庭里都能有一个这样照见孩子的好镜子,孩子们得多幸运!一起修炼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