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要运动”,“我要减肥”,“我要看书”……但很多都是开了头,甚至做了不少精细的计划,结果只做了十多天、一个多月,很多计划都一了了之,二十多年下来还好在运动、学习一直都有不规律地进行着,今年冥想、读经典、热情绪练习也是不规律地保持了3个月,还好写作是有规律一周一次以上,坚持了一年的,写作被很多人看起来并不容易的事,我是怎么持续下来的呢?都收获了什么呢?
当初为什么加入007写作呢?初衷是为了通过写作帮助进一步思考,和提升表达能力,以及提升写作能力出自己的作品。有一群人一起写还有制度监督可以帮助我持续写下去,因为不想因为没交作业而出局,也不想迟交而罚款,所以就倒逼了自己持续地写。
一年写作收获了什么呢?
1.用写作记录思考
每一次写作都是一次深入的思考,就比如这次写作我就在思考我写作一年的收获,一年的写作帮助我记录和思考了如果写作、如何管理时间、参加线下活动的收获、怎样更幸福、组织活动的收获、线上管理的收获等,还有记录了我的喜怒哀乐的心情、对工作的思考总结、情感生活经历的点滴,写作记录了我一年的经历思考成长。
脑子装不下那么多记忆,那就用写作来帮忙记录。
2.日更帮助刻意练习写作
在这一年里也陆陆续续学了李笑来的写作经验、Spenser的写作课、007的写作课,由于我没有刻意练习,也没有老师根据反馈,学了用了几次,之后又还给老师了。
上个月觉得的确要好好学习写作了,就报名学习的欢喜的《写作特训营》及挑战日更100天写【见感思行】卡片,学了课程并主题输出了课程内容、李善友老师的《第一性原理》和一些零散的学习,截止今天算是日更39天,就是每天都刻意写作。
因为我之前的觉得写作时用生活中少用的词语会感觉比较有文化,因而会有意用些成语或者形容词修饰,殊不知原来大家喜欢看日常中熟悉的口语化文字,看我写的文绉绉的文字美像口语化的文字那么舒服好理解。因而现在我就刻意用生活中说话的表达方式来写作。
去年的时候,有个朋友和我说,我有些爱说大道理,我就记住了,但还不知道怎么改,后来学习演讲的内容中提到人们都喜欢听故事不喜欢听道理,我在听别人演讲时也发现演讲中又故事的大家比较喜欢听,日常生活中我也喜欢听别人讲故事。然后又留意了我平时的写作及和他人的交流,真的是比较多说大道理。现在想想,可能是我比较少留意具体的过程,而是善于总结,总结的都是大道理,而大道理是是抽象的东西,相对而言,人们更容易理解具体的故事。
最近日更就刻意练习的是每次写作用口语化表达和用具体故事阐述要表达的内容,平时说话时也这样刻意练习。现在是每天刻意练习写作,练习的机会多,日积月累进步也大些。
日更写作遇到的问题
之前每周写一篇,不是赶时间完成作业的情况下,每篇文章的写作的时间一般是4-6个小时,甚至有个别是十几个小时,而且正常情况下会提前1、2天开始想要写的主题,并花半个小时以上构思写的要点,写完后都会认真检查修改,因而出来的文章结构比较严谨,表达比较准确。
之前的每周一篇,不发朋友圈和群的情况下,浏览量低的都20、30人,一般的都有60人,高的有一百多人。日更9天之后到现在39天,浏览量直线走低,30天只有10天超过2位数,特别是最近13天都是个位数,已经不是概率原因了,我觉察和反思可能是因为日更写的质量不高的原因。
现在学习写作日更,要理解学习的内容并写出来一般都要1-1.5小时,有些难的如已经日更的李善友的课程,相对我而言有较多的新概念且跨学科,内容相对较深还多,要完成学和写一般要2个多小时,相对来说每天用于写学习写作日更的时间一般在1.5个小时,难的在3个小时,写完一般没有时间检查,而且,有些学习内容还没有产生什么思考……因而我的日更写作的质量相对而言不如之前每周一篇的质量。
而且也存在有时学习的内容新知识相对多些,消化不了。
怎么破呢?
欢喜说的一张【见感思行】知识卡片记录一个知识点,并把它学透,是的,就像吃饭一样吃得餐数多了,每餐就少吃点。写作的频率增加了,那就把写作的内容精简,每次把一个小点写透。
每天学习写作一个点,日积月累就会就有质的飞跃,现在提倡少吃多餐,这个方法也适用于学习写作上,但要有高要求,做到少而精。
我正在构建我的写作系统,这是我日更学习写作的第39/100天。
我们正在通过日更学习写作构建系统知识和思考,如果你想系统学习,想持续思考输出,又想有伴同行,可以和我们一起。
![](https://img.haomeiwen.com/i8907758/d27a5a469cb489d7.pn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