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人有多奇特呢?
他是56年里日复一日记录时间的开销,从不间断。
他精确计算人生的容量。
他痴迷于分类、统计。
他四处追逐昆虫。
……
01 奇特的时间日志
56年的时间开销日记里没有情节、情绪、细节,只记录了单调的日期、姓名、事件、时长。看似没有意义,仔细起来蕴藏着有趣的故事。
他也是“坐功”极好的人。
对于大多数人过着朝九晚五的打卡上下班的人生。尝试记录一下每天上班的有效时间,记录事件、时长。你会发现一个另你惊讶的秘密。公司支付8小时的工资,其实公司亏大了。对于一般人,专注时间达到4小时已经是高效人士了。
把自己的时间做个精确的记录,这个看似简单的记录做起来极其困难,大部分人都吃不消。你要来试试吗?
只需要寥寥两行记录日期、姓名、事件、时长。
02 精力管理
他规定,短距离,两三公里路,最好步行,省得为了等车浪费时间、损害神经。步行还有一个好处,因为反正需要散步。
省得“损害神经”就是在做精力管理呀!同时,他很少参加聚会。认真研究昆虫,不同的纹路和图案对他来说就是不同的文字。
对自己的管理相当严厉,1942年儿子阵亡,却是他最高效的一年。他将情绪低迷的时间记录归类为“家务”,极度理性。
情绪是最大的内耗。接受自己的情绪,适时对自己说够了。压抑情绪是不值得建议的。
03 读书方法
利用任何“时间下脚料”乘电车、坐火车、开会、排队……,也就是我们现在说的碎片时间来读书,根据时长、交通工具选择适合的书。
虽然他读书比大部分人慢,但是他善于汲取书中的精华,用一页纸或几页纸来总结收获。这个习惯让他文思泉涌、灵感不断。
整理和组织材料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享受。看完一本书,结合自己的思考做出总结。
如果出差,一般我要带一定数量带书上火车。如果是长期出差,就把书打成邮件,寄到某地。带多少书,根据以往的经验来决定。这个经验也是根据他的记录,一小时多少页,一本书需要多长时间阅读完。
在路上看书有什么好处?第一,路途地不便你感觉不到,很容易将就;第二,神经系统对状况比在其他条件下良好。
不同的专注状态看不同的书:
清早,头脑清醒,我看严肃的书籍(哲学、数学方面的)。
钻研一个半到两个小时以后,看比较轻松的读物——历史或生物学方面带著作。
脑子累了,就看文艺作品。
04 一生的计划
网络上流传一段时间的900宫格人生的视频,非常直观视觉化让大家感知时间的流逝。900宫格是假设人活到75岁,那就是900个月。
他的一切计划,甚至最后一个五年计划,制定地出发点,都是设置他起码应当活到90岁。因为这样的信念,让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依然保持输出。
除了年度计划,柳比歇夫还把他一生地时间制订成一个五年计划。每过五年,他就把度过的时间和干过的事分析一通,可以说是做个总的鉴定。
05 年度总结
每一年过去,柳比歇夫都要进行分析研究,统计学的一切办法都用上了。素材有的是——那便是每个月的小结。
他在总结中吹毛求疵地记上一笔:
第一类工作完成564.5,原计划570,赤字为5.5,即1%。
也就是说,一切都相符,误差仅为1%。
精确到令人发指,有人居然是这度过一生的。而他并没有把自己用过56年的方法传递给其他人,包括自己的子女。他认为只是自己习惯用的方法,不让他记录时间开销,他就没办法工作。他不需要看表就知道和你的谈话是10分钟还是1小时35分钟。
借助于一种内在的注意力,感觉到时针在表盘上移动——对他来说,时间的急流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他仿佛置身于这一急流之中,觉得出来光阴在冷冰冰地流逝。
这个奇特的人是柳比歇夫,最早从李笑来老师的《把时间当做朋友》知道这本书。他们同样是把时间当做朋友的人。从不需要别人的点赞,自己对自己的评价、总结自有标准,而不是外在的度量。
正如《奇特的一生》书封上的这句话“时间统计法”成为柳比歇夫生活的骨架,不仅保证了高效率,也保证了旺盛的生命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