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84年正月,苏轼结束贬谪生涯,由黄州量移汝州。6月底至金陵(南京),泊舟秦淮河上。他摘抄了自己的十篇诗文寄到王安石归隐的半山园,附笺曰:元丰七年七月十一日,舟行过金陵,亲录此数篇,呈丞相荆公。以发一笑而已,乞不示人。轼拜白。
王安石在江宁的老宅,位于钟山之南,在白下门外的盐步岭。离江宁城七里路,离钟山也是七里路,故名之“半山园”。
因为变法政见向左,王安石与苏氏父子矛盾很深,时人尽知。苏轼仕途坎坷得不到朝廷重用,与时任宰相的王安石在宋神宗面前的阻挠有关。王安石母亲去世,朝中贵胄都去吊唁,唯有苏氏父子三人未到场,足以证明两家交恶。
但此次苏轼主动冰释前嫌,令王安石惊喜倍至。他接到诗作和小笺的第二天,就骑着驴子到秦淮河去拜访苏轼。两人参禅悟道,吟诗作赋,互相唱和。
钟山毓秀、秦淮潋滟,金陵古都的山山水水让苏轼流连。王安石还鼓动苏轼置买田宅。苏轼与知州王益柔(字胜之)同游钟山,并渡江到仪征。苏轼作《同王胜之游蒋山》寄予胜之,诗中有“峰多巧障日,江远欲浮天”的妙句。
王安石得知后,立即派人取来一读,叹曰:老夫平生作诗,无此二句。
王安石的老家在江西临川,但他二十二岁出仕,山水如画的江宁是他的第二个故乡。因为江宁是他父母的墓葬之处,也是他两度罢相后,最后充镇南节度使、判江宁府之后,归隐的秦淮小宅。
他二十三岁出任淮南节度判官,治所在扬州。暮春三月,王安石到洪州(江西南昌)公干,顺道回老家临川(江西抚州)探望祖母,并迎娶远房表妹吴氏。
王安石作长诗《忆昨诗示诸外弟》。中有诗句:
淮沂无山四封庳,
独有庙塔尤峨巍。
时时凭高一怅望,
想见江南多翠微。
江南多翠微,游子归心摇曳。江宁,金陵,已经成为王安石终老于此的山水。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