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农历正月十七,按照传统风俗,农历新年到今天为止,就全部过完了。
这会儿,外面飘着扬扬洒洒的雪花,使人依然有过年的感觉。
在我印象中,小时候过年都有雪,不是天空飘着雪,就是地上积着雪,雪和年总是如影随形。以至于我不论啥时看到雪,就觉得有过年的味道。
那时候过年,没有电视,没有春晚,除夕这天傍晚,家家户户都煮饺子。饺子一下锅,就开始放鞭炮,每家煮饺子的时间不同,放炮的时间也就不同。因此,鞭炮声总是此起彼伏的,有时候邻居们还会暗中较劲儿,看谁家的炮放得又响支持续时间又长。当鞭炮点燃后,最忌讳的是一整挂还没放完就不响了,听大人们说这不是个好兆头。
吃完饺子,收拾好碗筷,大人们就开始摆出瓜子、糖、花生、大枣、苹果等。孩子们就开始穿上盼望已久的新衣裳。
也不是每年都有新衣裳的。我记得有一年,妈妈把我的旧白色围脖染成青蓝色,说是春节当新的戴。当时把我高兴的,每天晚上睡觉前都要从箱子里拿出来看看,只盼着春节到了戴上。
等孩子们穿好新衣裳,大人们就开始发压岁钱了,每年都是一角、二角、五角不等。然后,一家人就像开茶话会一样,围在一起有说有笑起来。
有时候是几家邻居们凑在一起,大人们聊天或者打纸牌,孩子们玩耍或者下军棋和跳棋,老人们坐在火炉边打旽。直到大年初一凌晨,大家才逐渐散去,这叫做守岁。听大人们说,守岁时间越长越有福。为此,大孩子们总是比赛看谁睡得最晚,有的甚至通宵不睡。
凌晨一过,就会出现零零星星的炮声,早晨四五点时达到高潮。
大年初一是不准睡懒觉的,大人们说,这一天起来得越早越好。我记得,这天我总是跟着大人们一块起床,也不知道是几点,反正天空是黑咕隆咚的,好在地面上会有雪,模模糊糊能看清东西。
这时,我们几个年龄相当的孩子,就会聚在一起在地上找散炮,找到一个带捻子的,就点着。等到天大亮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比谁的新衣裳漂亮。我印象中,大多数都是我羡慕别人,很少有别人羡慕我的。因为,我小时候总是拾姐的旧衣服穿,很少添新的,过年也是。
大年初一的早饭,照样是馍菜汤,只是莱比平时丰富多了。妈妈要求我们每个人都得吃完一个大馒头,说是这样全年都有劲儿。不过,馒头就着肉莱,吃一个不成问题,真吃不下了,将剩下的馒头往肉汤里一泡,很快就吃完了。
吃过早饭,孩子们就开始到大街上玩耍,用押岁钱买吃的。那时候也没啥好吃的,我印象中买的最多的是广东甘蔗,往往是啃得把舌头尖和嘴唇都磨被了。
大人们从初一这天就开始招待客人,我们也开始走亲戚,不过都是哥姐的事儿,我很少去亲戚家。就这样你来我往的,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
元宵节这天,是县城最热闹最好玩儿的一天。划旱船、耍狮子、打腰鼓的队伍一拨接一拨的,我们就跟着队伍到处跑。后来,县城里面住进了石油管道公司的家属,他们都是东北人,每到元宵节就有踩高跷表演,县城里就更热闹了。
到了正月十六晚上,家家户户吃过元宵后,孩子们就会挑着大人们事先扎好的灯笼,在院子里或到大街上玩耍。这时候,孩子们就开始比谁的灯笼好看。记得有一年,奶奶扎的大白兔灯笼,引得不少小朋友们羡慕呢。
大孩子们是放旗火,也就是蹿天猴,现在的烟花。他们比赛着看谁放得最高,花开得最好,声音更响亮。
整个新年,就在这异彩纷呈的灯笼和色彩斑斓的旗火中过完了。
此时此刻,雪停了,太阳出来了。
老公在书房静静地看书,歪歪在门口自在地玩耍,我在客厅惬意地喝茶,一切都是那么的美好,生活又恢复了往日的平淡。
喜欢这平平淡淡的生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