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两天中午共读都是1:30开始,我今天设置1点。俊英姐姐报名了,不过没发现我偷偷提前半小时。等1点进入的时候,姐姐不在,报名旁听的两位也不在,过了几分钟我就退出了。
等我吃完饭1:30,俊英姐姐回复我,并且已经在房间等待。此时开启共读也不晚,而且还借助共读的场域聊了聊以前的事。
以前的什么事?火柴公益成长营的事。
通过今天聊天得知是俊英姐姐同事邀请她报名,最后同事没有进入复选,她进入了,非常高兴、紧张和重视。心想是不是得准备点什么,于是就私聊我询问面试时互动提问是哪方面的。我不知怎么回答,思来想去发了俩字——教育。我还专门截图发朋友圈“直接问我问什么问题不就好了”。当时这句话是带有讽刺的。
后来俊英姐姐又发消息“我直接来问问会问什么问题”,我满脸的困惑,大大的问号。我想:她到底有没有看到我刚发的朋友圈呢?难道看不出来我是在调侃吗?怎么会有这么直接的人呢!我后来没再回复,干了一件情绪化事件:截个图发到评委群里,配文“我申请直接给她pass掉”。(现在知道当时姐姐确实看到我发的朋友圈了,是觉得我这个人说话挺逗的,比如“教育”二字就回答的非常巧妙。其实我是真不知道咋回复。)
这是面试前的思想活动和行为操作。
等周日下午4场面试完,复盘的时候我笑着先说了一句话:这个李老师的表现,已经完全让我忽略了之前对她先入为主的偏见。就是这么优秀,一上来说话声音好听,像播音腔,听着赏心悦目。最后一个问题“有什么优势”回答的非常新颖和独特,是的,会穿搭、声音优美、学生喜欢,就是她最独特的优势。这是别人羡慕不来的。(比如我不懂得穿搭,一天也不注意形象,邋里邋遢。把《教师礼仪穿衣打扮这件事》这本书看完了,也没明白自己适合穿什么衣服。我把它称为对我来说目前最无用的书。)
复选结果出来没有俊英姐姐,我想失落是会有的。不过她仍然很在意,尤其是看到还有补录这回事的时候。补录说明入选的老师有其他安排没有办法参加,所以按照排名往后顺延。补录入选的老师是非常幸运的,更说明本身的能力也在前。
再后来,我时常发起共读,俊英姐姐是常客,毫不吝啬对我的喜欢。我是有压力的。一想到之前的事,就觉得看一个人确实不能只因为一两句话就负面定义。姐姐越支持我的共读,我心里就越有点负担。更有一次默默在“共读房间”里等待了我15分钟。我想:等我们第5次共读,也就是再熟络一些的时候,就要跟她聊一聊火柴的事。
今天是第8次共读,只有我们两个人,共读完成90%后,借共读的场域进行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分享!我解开之前的困惑,姐姐也完全理解我的想法和做法。嘿嘿,真不错!最主要是不惑之年后的觉醒,这一份成长的力量不是谁都有的。即便今年没有入选成长营,也是难得的经历呢。对她是,对我也是。
![](https://img.haomeiwen.com/i26796064/36b731258f9470ca.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