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习之本周复习
本周学习了《卫灵公篇》的第五、六、七三章。
本篇第三章,编纂者点明了本篇的主题是——“一以贯之”。那么,这个“一以贯之”的内容是什么呢?其实,第四章就进行了回答——“德”。德即是仁,就是仁义礼智信,涵盖了夫子的道。
按照唐文治老先生的说法,这个“一以贯之”的是标准,唐老先生指出本篇给出了三十多个标准:“‘知德者鲜’,承‘君子固穷’而言。无为而治,论治道得人之标准。‘言忠信,行笃敬,行州里’,行蛮貊之标准。邦有道、无道如矢,直者之标准。可仕、可怀,君子之标准。”
在第四章感叹“知德者鲜矣”,给出“知德”这个境界“鲜矣”,非一般人所知,唯有君子、贤者、圣人能之。于是,第五章以下,《论语》编纂者特为我们后人开出了君子的“一贯之境”。“一以贯之”者什么样呢?第五章,最先举出来一个最高的例子——舜:
子曰:“无为而治者,其舜也与!夫何为哉?恭己正南面而已矣。”
无为而治理天下者,大概是舜了吧!他怎么做的呢?只是自己恭恭敬敬,端正地坐在天子之位上而已。大舜的“无为而治”,至高至纯,可以引以为标杆。
朱子《集注》曰:“无为而治者,圣人德盛而民化,不待其有所作为也。独称舜者,绍尧之后,而又得人以任众职,故尤不见其有为之迹也。恭己者,圣人敬德之容。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什么意思呢?是说在“无为而治”这个行为发生之前,必然有这样一个无为的人在那儿,必然先有一个无为的人格境界在那儿,才能做出无为而治的事情。因为他无为而治的行为不明显,所以犹不见其有为之迹,大家看不到他无为而治的人格在什么地方,虽然我们现在了解,因为他有一个一以贯之的道,这个根本在那儿,但是在形迹上看不出来。“恭己者,圣人敬德之荣。既无所为,则人之所见如此而已。”实际上大家看到的只是他好像没做什么事,没做什么事是第二位,他这样一个人格境界才是第一位。这是举能够做到一以贯之的这个榜样是什么样。
孔子在《为政篇》就说“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这正是无为而治的一个形象比喻。论语的编辑者,举出来这样一个最高的榜样,但是大家都看不见他在做什么事情,你就不知道无为的境界是什么样的,世人难以理解,怎么办呢?为了要让不知德的人能够看得见,下一章马上就讲一个比较低的,然后从多个面向进行开示。
第六章,子张问行。子曰:“言忠信,行笃敬,虽蛮貊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夫然后行。”子张书诸绅。
“忠信笃敬”,这是大家都看得见的,这就是下学,上章那就是上达。朱子《集注》曰:“子张意在得行于外,故夫子反于身而言之,犹答干禄问达之意也。其于忠信笃敬念念不忘,随其所在,常若有见,虽欲顷刻离之而不可得。然后一言一行,自然不离于忠信笃敬,而蛮貊可行也。”意思是子张,他希望得到一个捷径,你能教我一些具体的办法吗?孔子告诉他说,你只要这么做,在这么做的下学的里边就体现出来了上达的路径。如果你要追求上达,那里边就含有上达,所有的下学功夫就是在上达的阶梯上。所以为什么说“立则见其参于前也,在舆则见其倚于衡也”,这就是一个追求,你的用心所在,你有这个用心,忠信笃敬就是下学上达的阶梯。
所以,《论语》编纂者给我们提供的这个脉络,真是用心良苦。
朱子还引用小程子的话“学要鞭辟近里、著己而已。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忠信,行笃敬;立则见其参于前,在舆则见其倚于衡:只此是学。质美者明得尽,渣滓便浑化,却与天地同体。其次惟庄敬以持养之,及其至则一也。”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言忠信,行笃敬”就是要往自己身上去理会,这些都是“一贯”。
第七章,子曰:“直哉史鱼!邦有道如矢,邦无道如矢。君子哉蘧伯玉!邦有道则仕,邦无道则可卷而怀之。”
再举史鱼、蘧伯玉的实例印证、指示什么是忠信笃敬之学。
孔子对于史鱼和蘧伯玉的处世之道,都持肯定态度。当他周游列国,奔波一生,如史鱼之直。当他无论贫苦富贵,不仕无道之君,又如蘧伯玉君子之风。同时,也从侧面隐约点出,如果首章孔子继续跟随卫灵公,结果无非是史鱼或者蘧伯玉。孔子所认可的君臣之道,如《八佾》篇定公所问:“君使臣、臣事君如之何?”孔子对曰:“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
体贴本章,和“邦有道,危言危行;邦无道,危行言逊”似乎有很大关系。史鱼的直,蘧伯玉的贤,从外部表现看,甚至有点相反。但是,我们感觉到孔子通过对比,赞叹的语气,试图表达出那个“一以贯之”是相通的。
因此,平时生活工作中,要持续正心做功夫,从心地上克除私心杂念,坦荡荡地去说,坦荡荡地去做,身心俱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