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作者: 红图伟业 | 来源:发表于2018-05-11 15:46 被阅读52次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一、  信阳周边湖北境内一日游

2018年五一小长假,从信阳出发到董家河车云山顶,在千佛塔转了一圈,从湖北省境内向西下山就是草店镇的车云山村,这个三岔口有个观音寺,好像还正在建设之中,路口有个超市,茶水免费。再向南到草店镇柯寨古村落,进去看了看,再直走到小应线,向南到殷店镇,向西南过河有个东坡中学,沿着S328继续走,无意中到了吴店镇的浆溪店村。最后在经过郝店镇、蔡河镇,从平靖关回到河南信阳谭家河,在一路回到市区,满满当当一天的行程。这地方的说话口音基本和信阳董家河口音差不多,因为就是一山之隔。古语讲:隔山不为远。当然过去要从湖北随县到信阳估计环山越岭很艰难,现在盘山道路修好了,从浉河区的车云山村到湖北随县草店的车云山村,交通也是十分的方便。这一圈下来应该也有200多公里。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二、抗日战争期间

    今天重点说说浆溪店,这个绝对是无意中发现的。浆溪店位于鄂豫交界的桐柏山南麓,大别山西端。这里群山起伏,重峦叠障,远离交通要道,西可以进鄂豫陕边大山区,北可以进取河南而靠陕北、华北解放区,东可以沿大别山向苏皖新四军军部靠拢,南可以与大悟山、寿山、白兆山、大洪山遥相呼应,这一特殊的地理位置使它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核心区域,在中国革命史上书写下光辉的篇章。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浆溪店是新四军第五师司令部、中共中央中原局中原军区司令部旧址,面对这一片红色的土地,缅怀起那一段烽火连天的岁月,追想起那些为抗击日寇、解放人民的英烈们……

      1939年1月17日,李先念率新四军豫鄂独立游击大队从河南竹沟南下四望山,进驻浆溪店,执行中原局关于开创武汉外围敌后抗日根据地的战略任务。他们以浆溪店为落脚点,在鄂豫边进行了一系列的抗日工作。豫南特委、信阳挺进队等也一同到达浆溪店开展抗日工作。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1939年11月中旬,朱理治、李先念、陈少敏、任质斌等在四望山召集鄂中、鄂东、豫南党组织负责人会议,组建新的中共豫鄂边区委员会,陈少敏代理书记,下辖鄂东、豫鄂边、随枣、天汉四个地委。同时组建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李先念任司令员,朱理治任政委,刘少卿任参谋长,任质斌任政治部主任。“四望山会议”后,豫鄂边地委改为信应地委。信应地委为充实应山县委力量,加强应山的工作,派出14名县区级干部到应南,决定由7人组成中共应山县委,钱鹄卿任县委书记,余英任县大队政委。

    1941 年1 月6日,国民党制造了震惊中外的皖南事变,并宣布取消新四军的番号。1 月20 日,中共中央坚持又联合又斗争的原则,发布重建新四军军部的命令,任命陈毅为代军长,刘少奇为政治委员,下设7个师和1个独立旅。其中李先念领导的转战在武汉外围敌后战场的新四军豫鄂挺进纵队组编为新四军第五师。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1941 年4 月5日,新四军第五师全部组编完毕,李先念率五师全体将领于安陆白兆山彭家祠堂通电就职。就职宣告:“职统帅众,誓在陈代军长、刘政治委员领导下,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方针,为讨伐日寇、汉奸、亲日派而奋战到底,并亟望全国抗战党派、抗战将士、各界同胞与本师团结一起,为解放中华民族而共同奋斗到底。”到4 月10 日,部队一律使用新番号,并设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五师师部机关由司令部、政治部、后勤部和卫生部组成。下辖第13、14、15 旅3 个正规旅及第1、2两个地方游击纵队和区党委警卫团。9 月,鄂东地方武装组编为新四军第五师第三纵队,何耀榜任司令员兼政治委员。至此,新五师全师官兵增加到15300 余人。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新四军第五师自成立以来,孤悬敌后,在极其恶劣的环境下,积极组建政权,抗击日军。建立了拥有7 个军分区的鄂豫皖湘赣军区,正规军和地方武装发展到五万余人,民兵30 余万人。成立了38 个县抗日民主政权,活动地区达60 多个县,覆盖2000万人口。先后抗击15 万日军、8 万伪军的进攻,作战1200 余次,毙、伤、俘、转4 万余人。在战五斗中五师伤亡1 万余人,为边区抗战史,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1945年5月1日,为恢复和巩固四望山根据地,新四军五师13旅一部、2军分区一部及应随独立团开始围攻吴家店,国民党应山县县长谢浩带领县府员役及土顽冯雨若大队4个中队退守吴店文昌宫。此役,毙敌中队长李正昌及科长汪森以下百余人,俘科长王寻兰、汪汝德及军统特务情报组长易雅芳30余人。是役,新四军有重大伤亡。为纪念革命烈士,把文昌宫所在山岭(吴店街东二百米)命名为“烈士岭”。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1945年5月,在浆溪店韦陀庙成立了信应随县,马兆祥任县委书记、县长、县指挥部政委,隶属淮源地委、淮源行署及第六军分区领导。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但这里的日军凭借坚固工事的掩护拒不投降。8月下旬,信应随县大队围攻吴店泉口张家冲日军据点,在我猛烈的攻势下,日军向郝家店窜逃。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三、解放战争时期

    1945 年8 月下旬,新四军五师领导机关和鄂豫边区领导机关由大悟山转移到应山浆溪店,作反内战准备。1945年8月五师从大悟向浆溪店转移时,积极做程道荣的统战工作,促使国民党豫南挺进军第十三纵队司令部程道荣于8月15日在确山正式宣布起义,并率5000余人于8月28日到达浆溪店编入新四军五师。8月29日鄂豫边区党委和五师师部在浆溪店尹家湾召开万人欢迎大会,李先念主持了欢迎大会。

    9 月15日,五师组建了野战纵队,下辖十三、十四、十五旅,文建武任司令员。9 月16 日,根据中央决定,中共鄂豫皖中央局和鄂豫皖军区在浆溪店成立,郑位三代理中央局书记,李先念任鄂豫皖军区司令员。下辖江汉、鄂东、河南三个区党委、行署、军区。应山大部分地区属江汉区党委下辖的鄂中地委领导。

    按照中央向北发展、向南防御的战略构想,郑位三、李先念代表中原和中原军区于9月下旬向中央致电,建议驻扎 在河南军区主力以及八路军南下支队向五师集结。壮大力量,24日,中央复电,同意这一计划,随后,指示河南军区主力及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第八团迅速南进,与五师会和,指示八路军南下支队,加入五师野战兵团系列,归中原局领导。中央和中原局集结三大主力的战略意图是:坚持中原斗争,以优势兵力在桐柏地区打几次歼灭战,稳住中原局势,吸引和牵掣国民党兵力,威胁国民党军后方。另外,八月下旬,王震、王首道率领的湖南人民抗日救国军即八路军南下支队,即开始了北返行动,并以”走到五师根据地就是胜利“为口号,沿途击溃敌人的围追堵截,不少战士壮烈牺牲。10月中旬,抵达应北,吴家店,与五师胜利会师。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10月17日,五师野战纵队和南下支队分别在浆溪店和吴店北河沙滩召开”反对内战、争取和平“誓师大会,会议发出了和平通电,要求国民党遵守”双十协定“。李先念、郑位三、陈少敏讲话历数蒋介石调兵遣将,攻占解放区的一系列罪行。号召广大官兵用战斗;来保卫和平。会后,将五师野战纵队和南下支队合编为第二纵队。河南军区接到中央要求与五师会师的指示后,迅速调集军区主力一、四、六三个纵队和军区领导机关于10月22日抵达桐柏山区,在五师的桐柏战役中与五师胜利会师。五师三大主力会师是我军在解放战争时期的一次重大军事行动,在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前夕,就像一把尖刀插在中原,桐柏战役及其它战役,成功牵制了国民党军的重大调集,打破了国民党提前发动内战的计划,为党中央在全国进行战略部署,以充分的准备应付内战赢得了宝贵时间。

    10月30日,中央决定,将鄂豫皖中央局和鄂豫皖军区改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郑位三代理书记,李先念任司令员。

    《桐柏英雄》即是这段经历写照,电影的外景地就在浆溪店。浆溪店周围的李家塆、杨家塆、韦陀庙、宋家塆等地都是新五师和地方红色政权机构活动和居住的地方。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1946年1月,国民党抢占了大部分中原解放区,中原局和中原军区为避免与国民党发生冲突,撤离浆溪店,迁到大悟宣化店。

    1946 年6 月26 日晚,中原军区主力部队在敌人发动总攻前夕,兵分两路,开始进行中原突围。李先念、郑位三、王震等率领的第二纵队第十三旅、第十五旅四十五团、三五九旅和干部旅共1.5 万人为北路, 从宣化店出发,王树声率领的第一纵队第二、三旅和第二纵队第十五旅共1 万余人为南路,从黄安西北的波皮河出发,两路一同向西突围。中原军区北路突围军队在李先念司令的率领下,从河南柳林附近突破敌人封锁线,到达浆溪店,应北工委和县政府机关人员也随队突围到陕南。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新四军第五师建立起了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在这片红色的土地上,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留下了艰苦卓绝、顽强战斗的精神,成为我们心中永远的精神财富和实现中国梦的强大动力。

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重温浆溪店的红色历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jwfd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