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高考放榜了,也到了选学校、选专业的阶段了。也许是弯路走得还不算多,现在回想当初的选择,还算过得去。其实没什么好选的,喜欢的专业早已经板上钉钉,只需要盯着自己的分数,从上到下看全国财经院校排名,哪所能上心知肚明,略作选择罢了。至于其他选择,只记得选了深大的金融学后,其他似乎都是乱选一通。
18年春天,去深圳找工作的时候,在某创业园遇到一潮汕程序员大哥问路,攀谈一路。末了,他说,“还是小伙子当初年少轻狂啊,城市比专业重要,你应该来深圳的。”
现在想想,假如当时铁了心不出省,后来也自然就不会到杭州来。南昌也好杭州也罢,地理区位对过去的我而言,不过是一个标志罢了。如今我也并不觉得深大比江财好,四年的青春哪是一句“地理区位更佳”就能替代的。
更重要的,不是这些在我这种蠢蛋看来不太有意义的因素,而是自己到底喜欢什么。我的观点也一直都是,选你喜欢的(适用于路子更难走的理想主义者)。
大学几年,学得好的似乎都还蛮喜欢自己专业的,而那些偶然透露出自己当时不想选本专业的,是某位亲戚朋友觉得本专业以后大有光景才慕名而来,大概率是把心思花在其他事情上。当然,混一纸文凭不难,如果单凭文凭找份工作也不难,只是工作激情与否,则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自己的幸福感了。
我女朋友,调剂进了某大学,数学专业。光听这个专业我就热血沸腾(真的,再来一次我就选数学),对她老人家来讲跟要了老命一样。大学成绩当然过得去,毕竟本身就是努力人设,但前几天问她一道六年级的数学题也没解出来(肯定是没兴趣去看),而我斗志昂扬,在加班到十点半之后还兴致勃勃地各种画图求解。
对于我呢,大学喜欢的课程会花心思去学(尽管由于个人资质太差没学太好),该考的证也都先考到再说(实际上这些证太水了)。期末备考那种充实感让自己干劲十足,丝毫不觉得浪费人生。但是像大学一些必修但又不喜欢的课,没上课先头痛,不过是为了分数高点胡闹修的,一学期下来也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兴趣使然,当你觉得【我想要】的时候,很多事情即便不好啃也能硬撑下去,甚至脑海里不停地鼓励自己;当你觉得【我应该】的时候,心态则变得自暴自弃,带着不情愿的情绪不停地自我否定,即便最后学到手了也不会再想研究。
何必呢,大学四年。当然也有曲线救国的道路,就是进一所好的大学读一个不喜欢的调剂专业,再辅修喜欢的双学位。但曲线救国的道路,走过的人都知道其中的痛苦。不喜欢的事情反复摩擦,最后越来越光滑,是否还能保有足够的激情去追求喜欢的专业,在心理上是一种不小的冲击。
做你喜欢做的,即便黑暗也能见到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