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高考,对高考生家长来说,总会面临一个纠结的选择?那就是到底要不要陪考?每个考生都经历了12年的学习,在人生最重要的时刻,很多家长想为孩子尽力做好一切准备工作,只为了让孩子在考试的时候可以更加地得心应手。其实针对高考到底要不要送考,这个要根据学校的安排、考生的心理、意愿等综合考虑。不可强迫孩子一意孤行。
送考当天,家长有什么需要注意的?
1.家长要不要送考?
考试期间是否送考,应根据考生个人情况而定。有的孩子认为,家长不离左右陪着,自己底气可以更足些,紧张感也可消除不少。这时,家长便可陪送他参加考试。
但有的考生独立性较强,家长跟着,反会让他感到压抑不适。总之,家长在决定是否送考时,应尊重孩子自己的意见,甚至于送考人是谁,也应由孩子来“挑选”。如果孩子不愿家长送考,那家长就安心在家或安心工作。如果孩子希望家长送,那就想办法安排时间送。
同时也要综合考虑考场情况,如果考场离家远,交通路线不熟悉,路况复杂,建议送考。如果考场很近,路线简单,完全可以不用送考。
2.家长要不要盛装送考?
每年会有一些家长自发穿上旗袍站在考点门口夹道欢迎进考场的考生们,有的手举向日葵,也有的手握在顶部绑着香蕉的甘蔗,寓意“旗开得胜”、“一举夺魁”“有蕉一日,掂过绿蔗”;也有的直接手提写着“高考必胜”“金榜题名”“旗开得胜”的小横幅,好不热闹。家长在准备前,一定要清楚自己孩子的性格特点,如果孩子性格比较敏感,这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吃粽子等好兆头,不但无法减轻孩子的心里负担,还会加重孩子考试时的心理压力。尤其是当孩子看到父母这样庄重又抓马的装扮时,没有欣喜,只有尴尬,这对孩子的考试时的心态有弊无利。一些比较有经验的高三老师他们并不赞成用太过于高调的形式来对孩子进行送考。
如果孩子和父母感情比较好,平时母亲就平时也会精心地打扮自己,孩子也喜欢这种有仪式感的送考方式,那么也不用特意的回避。根据孩子性格,为孩子挑选合适的考后活动若是自家的孩子本来就十分的喜欢所谓的高调和仪式感,那么我们作为父母就可以为孩子适当地安排一些具有仪式感的活动,这样可以让孩子产生自己被重视的感觉,也可以让孩子更开心,更有动力。而对于喜欢低调的孩子,则可以准备一份实用的小礼物。
3.家长送考时的言行举止
送考时不能过多谈及有关考试的事情,像平常的交流一样,应该提醒孩子考试用品有没有带齐。家长送考时除了“成败自此一举”之类增添压力的话不要说,连鼓励性的话语也不要多说,因为这类话语说得太多,可能会给孩子形成一种此前不够努力的心理压力。可以给孩子一些积极的心理暗示,“太好了又结束了一门,今天准备了你喜欢吃的食物,睡觉前检查一下明天考试的材料,按时睡觉,明天我保证准时送你去考场”等等,传递自信,创造和谐宽松的家庭氛围。
反而肢体语言在这时可能更有作用,给孩子一个拥抱,一个微笑都是强有力的身体语言。例如父亲可以拍拍孩子肩膀,传递一种力量,母亲拉拉孩子的手,拥抱下孩子传递温情。还有,考试前和孩子交流的语速、动作都不要太急,以免传递给孩子焦虑的错觉。
4.孩子出现焦虑情绪怎么办?
孩子如果出现焦虑可分两种情况,一种是自身的焦虑,另一种是家长传递的焦虑。如果是孩子自身的焦虑,家长可根据自己平常与孩子的交流习惯,选择直接探讨焦虑本身或者转移注意力等办法帮助孩子。“例如,如果家长平时跟孩子交流很多很亲近,可以直接问清孩子为何焦虑,再对症下药去舒解,并暗示孩子不必太在意,尽力去做就行。”虽然孩子面临大考,但往往送考的家长比孩子还焦虑。对于家长自身的焦虑,可以选择找亲人或朋友倾诉,以求缓解,但不要在无意中传递给考生,说话语速快,动作大,动作急等都有可能传递焦虑情绪,这是尤其要避免的。如果焦虑又不能在孩子面前掩饰住,那还是建议家长不要送考,或者找他人去送考。
5.高考前家长可做哪些安排?
家长可提前一天带考生专程考场踩点,掌握交通路线和时间,并多考察几条备用路线,以备拥堵选择;
考场方位、楼层和厕所要清楚;认真检查身份证、准考证(多打印几份,陪考家长随身携带)、考试用品,便于遇事、接送联系;
接送车辆准备好高考绿丝带、雨伞、饮用水和衣服;根据距离、时间情况,能在家吃饭的尽量回家吃饭,确保卫生和熟悉的味道,没必要特殊化;
尽量早一点出门,遇堵不慌乱;离家远的提前订好宾馆,考察好饭店,用餐与孩子提前沟通好。
最后,其实整个考试过程中,家长在态度上很重要,家长应该保持一颗平常心,高考虽然重要,但家长应该意识到高考的成功与否并不代表孩子的全部,不要给孩子加上过多的社会意义。所以,如果孩子出考场后脸色难看,发挥失常,也可以用这些话来宽慰孩子。
最后祝愿所有的考生都能金榜题名,举,心想事成!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