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模块六:未来之路读后感

模块六:未来之路读后感

作者: LS珊珊_4314 | 来源:发表于2020-08-14 17:01 被阅读0次

    一、第5讲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之道

    摘抄:

    谈论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的成功之道时有三点要厘清,第一是”信息技术”,第二是”教学”,第三则是要定义”成功”。

    课堂教学使用的信息技术必须包括教学科技和学习科技,教学科技主要是老师用于授课,投影仪、大尺寸触控显示屏(或称触摸一体机)、电子白板等都属于这一类;学习科技则是学生用于课堂学习,包括即时反馈系统IRS、平板计算机、笔记本电脑等都属于这一类。另外则是基础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通讯、云端平台等。

    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成功,必须达到「课堂用,经常用,普遍用」这三个标准。

    「课堂用」指的是信息化系统必须配置在普通教室中,

    「经常用」指的是必须平常就在使用,而不是专门用来给人参访时的公开课才用;

    「普遍用」则是要顾虑到普及性,尽可能让所有学生都能用得到。

    如何达到三分之一的「普遍用」标准呢?

    第一是在一开始建置信息化教学环境时必须直接跨越鸿沟,也就是将校内至少六分之一的教室信息化,能够达到三分之一以上当然是最好。

    第二是建立可复制的教学模式。每一位老师都有个人化的教学经验,特别是教学的固定程序。

    将教学经验模式化是解决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困境的解方,引导教师提炼他们自己的教学经验成为模式,进而思考模式组合的合理性,以及模式中每一个环节应该使用何种科技与如何使用它们,这样能帮助教师从教学本位出发,让科技成为有力的支持系统,使教学展现更新的风貌。

    第三是学校领导必须亲力亲为。

    最后则是诚实面对自己的开放胸襟。能善用信息技术取得更好的教学与学习成效才是真正毕其功。

    陈蕾老师认为,要做到以下三点:

    1.改变理念,从教师中心转向以生为本,再抵达学生中心。2019.6月和8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与《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对中学阶段的课堂教学改革提出了指导性的意见。无论中学还是小学课堂要积极探索基于情境、问题导向的互动式、启发式、探究式、体验式等课堂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提问、自主探究。在此过程中,还要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精准分析学情,重视差异化教学和个别化指导。

    2.常态化使用

    3.加强教学反思。叶澜教授:“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难以成为名师,但如果写三年反思则有可能成为名师。”

    今天的技术应用合适吗?教学决策正确吗?有需要改进的地方吗?

    思考题:共读结束之后,你的信息化融合之路将从哪里开始?会如何开始?

    答:我的信息化融合之路从初三常态课开始,怎么开始呢?先制作名单,拷贝软件,将反馈器带入课堂中,从简单的随机挑人、投票作答开始,先让信息技术常态化,正确每节课用一次,下一步,我要想这节课,我哪些地方需要用到反馈器,怎么用?

    二、第39讲 数字时代的教师专业成长

    摘抄:

    想要做好信息技术时代的学与教,学校必须建好并维持三大支柱,也就是要有理念、有工具,更重要的是有方法。这三大支柱就是3S,分别是教学支持系统(Supporting system)、生本理念(Student-centered pedagogy)和持续不断的教师专业发展(Sustained teacher professional development)。

    位列三大支柱中心的是生本理念,让老师能将学生置于所有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和教学法围绕学生中心设计与发展。

    推进教师专业发展:

    1 主题工作坊:

    在主题的引领下,工作坊内容除了理论上的知识课程之外,还应包含结合教学支持系统的操作演示,以及更重要的课堂教学应用设计、分享、修正与实作。

    2 开放课堂

    观课是要将教学的日常展示出来,这样观课的人才能看到一堂”平常”的课,而不是精心准备的教学,如此方能产生实际的效果。否则议课时大家所提供的建议都是脱离老师的日常教学,所有修正意见都难以在日常课堂中落实。

    3 团队教学竞赛

    4 网络直播

    5 远程同步互动课堂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模块六:未来之路读后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tkagd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