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回老家,心境与从前大不同,因为这次回去,是去奔丧。
距离上次回到湖北省黄梅县的这个小镇,已经过去将近两年,记得在我很小很小的时候,每年都会跟爸妈一块回来,大多数是春节,有时是暑假,因为这儿有我一个既陌生又很亲的亲人,我的奶奶。简单来说乡下家里就她一个人住着,破旧的老式房屋,有些像刘禹锡笔下的陋室,以前经常叫她上城里来和我们一起住,条件好很多,我父母也不用总是奔波,但是她总说住不惯,也说要看着这个房子。上次因为疫情,在这待了将近三个月,及其厌烦地说,我真的待够了,条件着实艰苦,气候也不适应,总的来说我真的与这里格格不入,能待住,已是万幸,所以从那之后我实在不愿意回去,也因为疫情、学习等等,再也没有回去。
而这次,临近我开学,匆匆忙忙在正月十五之前回来,是接到奶奶过世的消息,一早买了高铁票,下车又几经转折,傍晚时分到了家,家里微弱的光线,奶奶安详地躺在床上,爸爸哭得很伤心,我愣了神,一时间也不知要做些什么。
距离上次面对亲人的死亡,也过去许久,上次是外公,也许是隔代吧,是真的没那么亲近,也是我自己看了太多太多生生死死,好像真的对待生命,有不同的认识。
接下来的几天,都是按照那里乡下的习俗置办丧礼,选择下葬的地方,是当年爷爷下放的村子,葬在爷爷的旁边。而这些东西,竟然也是那个村里来人一手帮忙操办。平时我爸也只能偶尔回来,其实与现在村里的人并没有那么熟络。但听他们说,因为我爷爷当年在村里生活了许久,帮助了村里许多,所以即使后来搬到镇上,也想百年之后回到村里,那是将近二十年前,那时说,爷爷旁边的位置以后留给奶奶。而如今奶奶高寿,91岁,再与村里联系负责这事的,已是当年那人的儿子,他带着村里的一些人,忙前忙后,连去火葬场、动土,都是他们在做。
这一切的一切,我都十分震撼,我虽与这里好像只有一点点联系,但是当看到这些,我仿佛感受到了我户口上籍贯写着这里的意义。
下葬那天,全村的人在村口迎接我们,放鞭炮、跪拜、烧纸钱……有老人,也有年轻的人,我终于知道了为什么爷爷和奶奶都愿意回到这的原因,他们不讲金,只讲心,在这个人情淡漠的时代和社会里,还有一片像桃花源一样的地方,而它是流淌在我血液里的一部分。
其实关于生死,我好像没有太多可以赘述的东西,而让我最为感动和念念不忘的,是活着的人,那一份真诚以及坚守了一个二十年的承诺。
所以现在,我知道老家的物质条件十分艰苦,我也不在那长大,不在那生活,但我愿意让它日后成为我羁绊的一部分的,或许只是因为这一份毫无血缘关系的善意。
粤语歌手张敬轩在抑郁症时写下一首歌,而那一刻我真正懂得了歌词当中的涵义“一朝将生死看破,原来能重头来过,仍然有,何其多”
生生不息,并不是永远记得离开的那些,而是永远珍惜活着的存在的那些,包括亲人、友情、爱情,也包括身边的种种美好,这些,也将成为支撑着我勇敢生活和前进的动力。
网友评论